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第二大GPU晶片商超微半導體(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宣布,公司將在未來三至五年間迎來高速成長期,整體營收年增率將達約35%,AI資料中心業務更將以每年80%的驚人速度擴張,預估至2027年AI相關銷售額可達數百億美元規模。
AMD與OpenAI締造戰略聯盟 推動「Instinct」晶片布局
蘇姿丰接受《彭博》專訪時透露,AMD與OpenAI已簽署多年合作協議,將為OpenAI提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Instinct系列AI晶片,初期部署將於2026年啟動,功耗規模高達1吉瓦。根據協議內容,OpenAI未來可能持有AMD約10%的股份。蘇姿丰並強調,AMD已與甲骨文(Oracle)及Meta簽下長期供應合約,鞏固資料中心市場基礎。
蘇姿丰指出:「基於現有與潛在客戶的合作進展,我們相信AMD具備在AI資料中心市場取得雙位數市占率的實力。」目前AI晶片市場仍由輝達(Nvidia)獨大,市占率超過九成;相較之下,輝達市值高達4.6兆美元,AMD僅約3,870億美元。
AI需求大爆發 資料中心成新成長引擎
AMD預期至2030年,全球AI資料中心硬體與系統市場規模將達年產值1兆美元,代表每年成長率約40%;公司2024財年AI晶片銷售額為50億美元,顯示仍具龐大上升空間。這次更新的市場預測,已將中央處理器(CPU)納入計算,凸顯AMD試圖以全方位晶片組合挑戰輝達的GPU主導地位。
AMD計畫於2026年推出新一代Instinct MI400X晶片,支援「機櫃級(rack-scale)」架構,可讓72顆晶片同步運作,處理超大型AI模型運算,與輝達H系列伺服架構直接競爭。
雖然分析師看好AMD可望展現強勁的AI前景,但股價於盤後交易逆勢下跌3%,主因是部分投資人獲利了結賣壓;不過,AMD同時預期,未來毛利率將維持在55%至58%之間,優於市場預期,也提振長線信心。
AMD自2025年以來股價幾乎翻倍,反映市場對其AI戰略的高度期待。分析師指出,AI晶片需求已從雲端擴展至汽車、自動化製造與醫療領域,AMD與OpenAI的聯盟將有助其在AI供應鏈中建立第二勢力。
傳統業務同步增長 CPU與遊戲晶片穩健支撐
蘇姿丰強調,除了AI業務外,公司傳統產品線亦維持強勁動能。Epyc伺服器處理器仍是AMD最大營收來源,並持續與Intel及Arm陣營競爭;AMD同時在遊戲主機、網路晶片與嵌入式裝置市場保持領先。蘇姿丰信心喊話:「我們所有事業群都在全速運轉,這是公司最理想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