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鴻海精密(Foxconn)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受惠於人工智慧(AI)伺服器需求強勁,單季淨利達新台幣576.7億元,年增17%,優於市場預期,營收達2兆600億新台幣(約合662.9億美元),符合LSEG SmartEstimates預估。
根據《CNBC》報導,鴻海「雲端與網通」業務(Cloud and Networking)在第三季表現亮眼,主要受AI伺服器機櫃出貨所推動,隨著生成式AI與資料中心投資潮加速,AI伺服器業務已成為鴻海最具成長潛力的新引擎,成為輝達(Nvidia)在全球AI伺服器代工鏈中的核心合作夥伴。
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深分析師Ivan Lam分析指出,鴻海正藉由其在代工領域的主導地位,穩定取得AI伺服器大單,展現「追隨資金流」策略,即便犧牲部分消費性電子產品訂單,也換取更具長期潛力的伺服器與AI布局。他指出:「鴻海從手機代工轉向AI硬體製造的轉型策略,顯然開始奏效。」
傳統旺季動能續強 第四季展望樂觀
鴻海預期下半年為傳統旺季,AI伺服器與資訊通信產品出貨將帶動營運「季季增長」;儘管全球政經不確定性與匯率波動仍具挑戰,鴻海表示將持續密切觀察並靈活調整生產與接單策略。
鴻海四大產品領域中,原預期第三季電腦終端產品將呈現季減,實際繳出季持平表現的成績,略優於預期,其餘三大產品則符合預期;以營收比重來看,消費智能產品37%、雲端網路產品42%、電腦終端產品領域15%、元件及其他產品領域6%。分析師普遍看好第四季表現,認為儘管零組件價格波動與物流成本壓力可能影響毛利率,但AI伺服器強勁出貨足以抵銷不利因素。
鴻海跨界結盟 擴大AI生態布局
除AI伺服器外,鴻海也積極跨足自動駕駛與能源解決方案。鴻海近日宣布與輝達、Stellantis及Uber合作開發第四級(Level 4)自駕車,該車輛可在特定環境下全自動運行,無需安全駕駛員在場。
此外,鴻海於11月6日與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簽署「全球節能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合作備忘錄」,未來將結合雙方技術與系統整合能力,共同拓展AI資料中心與能源管理商機。雙方也計畫進一步開發新型商業模式與應用領域,強化在AI基礎設施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專家指出,鴻海正加速擺脫「iPhone代工」的單一形象,轉型成為AI與高效運算硬體製造中心;隨著全球雲端企業與車電產業大舉投資AI算力基礎設施,鴻海的伺服器與資料中心代工業務將進入長期成長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