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特聘教授/臺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投書
全球永續的指標之一在於幸福治理。因為「政策錯誤,比貪汙更嚴重」。政治人物的心態,決定政策治理的生態,形成人民是否幸福的型態。制定國家政策領導人和國會議員等政治人物的心理是否健康,心態是否正確公允,品格是否可受公評檢驗,攸關是否能以人民福祉為最大利益考量來治理公共事務;能否制定合乎台灣現況與未來能幸福永續發展的政策與治理模式,理當被審慎關切。然而,如何確認你我手中選票投出人選之人,是理想合乎心理健康的人選,能帶給臺灣人心安定與幸福呢?
人民多從他人轉述、媒體報導、政治評論者報導傳遞的有限資訊,評判選出個人心中理想政治人物參考,易受到資訊來源的個人偏好或政黨價值偏好所影響。難以近距離接觸觀察政治人物來判斷是否符合個人理念偏好,有些人索性放棄不投手中神聖一票,並非民主政治樂見。以心理學專業視框,以實證科學心理學啟動心理認知評估,就能更有所本地決定手中神聖一票,選出能以幸福治理帶給台灣人心安定的政治人物。
尤其,心有定見已決定心中的政黨候選人,是否細究過自己的政治偏好與傾向,受到怎樣資訊來源影響個人的心理認知。如果平常很少討論政治選情的民眾,又如何解析正副總統候選人和立委的人格特質、心理健康狀態,能否兌現其承諾的政見,將會是選後能以人民福祉優先的公僕呢?
台灣健檢體制欠缺心理健康檢查,上至總統、下至兒童青少年或老人,沒有人曾做過完整具科學實證的心理健檢。無法得知究竟誰的心理比較健康,心態比較正常、正確。只能各憑本事去應證個人的理解與偏好是否正確。然而,人選之人可能因造浪者力捧而浮出檯面,甚至勝選!那究竟是競選團隊善於造浪,很會帶風向、下廣告;還是候選人本身真材實料,具有健康心態且真心為台灣人奉獻付出呢?這樣的識人術,在資訊爆炸混亂了自由文明社會的訊息真實性,很需要借重心理科學,交叉比對政治人物的認知、情緒、行為一致性,據以評估其心理健康與人格成熟穩定狀態,更有所本地選賢與能,而非選好口才或深具個人魅力或吸引力的人物。
尤其,高精神壓力的社會難題,台灣與全球都面臨五個就有一個憂鬱症的心理健康高危機時代,難道政治人物的心理都很健康不混亂嗎?從心理學家觀點分析,選前勝負難料時刻,哪個候選人不是咬牙扛著高壓;尤其選情吃緊的政治人物,可以想見更是硬撐不能叫苦堅持著。都得是強者的公眾形象,怎可透露半點心理健康危機訊息呢?展現專業的「選擇性緘默症」,有苦有淚要說給誰聽,更難動用心理諮商資源幫自己緩解。背水一戰決心與辛勞,累積日久,有可能一夕之間崩盤瓦解心理防線,未曾預留後路的政治人物,如何適切地啟動退場機制的心理預備,未曾有人討論關注過。
政治人物能談笑用兵化解政治危機,可能自己沒把握自己能否適應逐漸退去政治舞台光環的生活。解不開的政爭、人際情感糾紛、甚或健康、家庭和財務危機,也可能是公眾政治人物的心理健康壓力源。然而,因心理健康危機曾經就醫的紀錄,即可能成為政治人物或公職體系人員不適任的理由或攻擊破口,甚至成為政治前途絆腳石。那麼,怎能鼓勵心理健康危機的年輕人或老人主動尋求精神醫療或心理諮商呢?
如果政治人物能帶頭示範,注重心理科學打破禁忌。在立法院或市議會常設政治人物方便就醫的心理諮商門診,展現對政治人物心理健康的重視;也可鼓勵同僚彼此間發現誰有精神疑慮、失眠、憂鬱症、尋短時,除了互相關懷、提醒休息與轉念,也有便利助其找到化解心理健康危機資源。藉此示範自助人助地運用心理健康諮商資源的楷模,因政治人物可以有心理健檢與心理健康識能,示範常扮演強者助人解決問題的專家形象包袱下,台灣政治人物比一般民眾更能察覺、分辨心理健康危機,更懂善用心理諮商與精神醫療資源,訓練心理韌性,拿回心理健康幸福權。並藉此突破精神疾病汙名,以身作則倡議幸福治理、終結孤獨的第一步。
關注台灣大選時刻,也請留意關注政治人物心理健康,及其未來投入幸福治理程度。借重心理科學,交叉比對政治人物的認知、情緒、行為一致性,評估心理健康與人格成熟穩定度,選賢與能,而非只選好口才或個人魅力者。一起善用政治心理與幸福治理作做為心之所向的神聖一票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