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報導,亞馬遜(Amazon)週三在德國公開展示其最新倉儲機器人「Vulcan」,該機器人配備具備AI觸覺感應的機械手臂,能夠精準掌控壓力與扭力,使其成為Amazon首個可處理倉儲「高架儲位」工作的機器人,擴大機器人與人力協作的可行性。
Vulcan目前部署於美國華盛頓州史波坎(Spokane)的一座物流中心,能全天候運作20小時,操作效率已達人工作業水準,並可處理約75%的百萬種商品類型。與Amazon自2021年起使用的傳統吸力式機械臂相比,Vulcan能處理更多不規則、易碎或無法用吸盤抓取的物品。
Amazon機器人部門主管Aaron Parness表示:「這項技術讓我們可望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與商品互動,增加流程彈性並降低人力成本,同時提升配送速度。」
Vulcan的目標任務是負責搬運高架儲位的商品,讓人力作業集中於中段貨架區(Power Zone),可降低員工需重複爬梯、伸手與蹲姿等高風險動作所導致的工傷機率。根據Amazon內部統計,近年來儘管傷害率已有所改善,但相較其他倉儲企業仍偏高。
Amazon員工Kari Freitas Hardy指出:「過去每天10小時班表中,我們得數十次爬上梯子、伸手、彎腰。若當時有這類機器人,我的工作將輕鬆許多。」
Parness強調,Vulcan並非為全面取代人力而設計:「我不相信100%自動化。如果要讓Vulcan處理所有揀貨與儲位工作,我們恐怕等一輩子也等不到。」他認為,未來更可期待的,是透過培訓轉型,創造更多與機器人共事的新職能。
Amazon自2019年以來,已投入12億美元訓練約35萬名員工轉型,其中包括Freitas Hardy,她目前已從挑貨員轉任為機器人維運助理。Amazon指出,參與「機電與機器人學徒計畫」者,薪資平均可提升約40%。
目前Vulcan仍僅在史波坎全面運作,另一版本具備揀貨功能的Vulcan正在德國漢堡進行測試,Amazon計畫於2026年將其擴展至更多美國與德國倉儲中心。
Parness指出:「機器人是否有腳不重要,關鍵在於它是否具備觸感。能應對混亂、高接觸的場景,這才是真正的轉折點,而我們正在抵達這個關鍵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