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口出「混蛋」立委的「混帳」質詢 — 國會廟堂變廟口

口出「混蛋」立委的「混帳」質詢 — 國會廟堂變廟口

文/吳芥之

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本應聚焦國家安全、外交戰略與國際情勢,結果藍營立委卻在會中上演離譜戲碼,把地方陸域風力發電的爭議,硬扯到國防外交的質詢場合。這種場景,若不是在立法院,恐怕觀者會以為是在看民代廟口鬥嘴。

這場會議原訂討論「台美關稅與國際局勢變化、俄烏戰事與以哈衝突的外交援助」,邀請的官員也都是針對國際經貿、外交安全議題而來。然而,立委卻在質詢時突然轉向,炮轟經濟部長郭智輝,甚至把地方陸域風電的爭議拿來當作政治表演的道具。這種質詢邏輯,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質詢不是情緒宣洩,更不是舞台劇。立委不僅在會中拍桌、滿臉通紅,還出口「混蛋」罵官員,彷彿以為鏡頭前的激情演出可以換取掌聲與版面。然而,立法院不是脫口秀現場,更不是八點檔,立委的工作是監督政策、釐清事實,而不是比誰的聲音大、情緒滿點。

國防外交委員會去質詢地方風力發電,與其說是關心民生,不如說是搞混了議事這本帳。每個委員會都有分工,國防外交處理的是國安、外交與國際經貿,不是地方公共工程。如果每個立委都想到什麼罵什麼,那乾脆廢除所有委員會,全部混成一鍋炒好了,反正也不必分專業。

更無言的是,該立委所指控的風電案,不僅還在地方溝通階段,且與郭部長本人早期創辦的公司並無直接利益關係。這種拿半調子資料、編故事打假球的行徑,不只誤導輿論,更是在浪費國會資源。政治從業人員若連議題的屬性都搞不清,只會「我罵故我在」,素質堪憂。

民意代表若有心替民眾爭取權益,應該用數據與事實說話,而不是靠情緒與音量取勝。動輒臉紅脖子粗地上演廟口戲碼,選民雖然看得熱鬧,卻對地方建設、民眾福祉沒有絲毫幫助。

立法院是國家的政策討論殿堂,不是情緒表演場。「混蛋」式的「混帳」質詢,不但無助於問題解決,反而拖垮國會形象。若立委繼續搞錯棚、亂飆罵,只會讓民眾看清一件事:真正被破壞的,不是地方環境,而是國會的專業與尊嚴。

(作者是資深媒體人、企管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這篇文章 口出「混蛋」立委的「混帳」質詢 — 國會廟堂變廟口 最早出現於 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