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提升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陳勝源教授:深入解析亞太資金新策略

為提升臺灣在亞太資產管理市場的影響力與競爭力,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黃石全球資產管理研究中心於8月28日舉辦「臺灣成為亞太資產管理中心資產管理白皮書」媒體發表會。會中邀請國際稅賦、證券投資信託、創業投資、私募基金、資產管理人才培育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共同研討白皮書內容,並提出強化臺灣資產管理市場競爭力的具體建言。

由左至右:創投公會政策顧問蘇拾忠、中信投信總經理陳正華、臺北商業大學副校長劉正田、臺北商業大學黃石全球資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勝源、基金事投資傳媒執行長張凌雲、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稅務會計師歐陽泓及長庚大學資產管理研究所所長王泰昌 ) 圖/  陳勝源教授

白皮書深入探討亞洲主要國家資產管理市場的發展現況,並參考美國、澳洲、歐洲等先進國家政策與制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專家歐陽泓指出,臺灣發展資產管理中心需在稅務政策上進行創新,提出三大建議:一、以引資為目標,降低外資股東股利所得及債券利息扣繳稅率,並設立專法管控符合條件的資產管理業者;二、提供TISA帳戶租稅優惠,參考日本NISA,對投資符合資格基金的股利分配提供較高免稅額或優惠稅率;三、放寬PEM規範,使境外公司可選擇申請成為臺灣稅務居民企業,吸引台商海外資金回流進行資產管理。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正華則指出,國際市場呈現主動式ETF成長、基金代幣化及退休投資帳戶三大趨勢,建議投信投顧業者在產品創新與稅負優惠上提出建言。創業投資公會蘇拾忠政策顧問認為,恢復創投股東投資抵減、修改有限合夥創投租稅穿透及訂定外人投資獎勵條例,是創投在資產管理中心發展的關鍵。

私募基金方面,基金事投資傳媒張凌雲執行長表示,私募基金已成為全球資產管理市場的新興主流,臺灣應善用私募基金,尤其是私募信貸市場,壯大國內資產管理規模,吸引國際資金。

(圖/ 陳勝源)

白皮書也提出積極培育國際資產管理人才的建議。長庚大學資產管理研究所所長王泰昌建議,臺灣應在教育制度上強化國際財管課程與學程設計、產學合作、證照制度、語言能力、國際實習與交換計畫,以及國際資產管理論壇與實務訓練,建立完整人才培育鏈,為臺灣資產管理市場提供持續動能。

此次白皮書的發表,為臺灣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提供政策、法規、投資工具及人才培育的完整策略藍圖,成為國家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