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奧斯陸2025年10月13日 /美通社/ — 2025 年 10 月 8 日,DNV召開了2025《能源轉型展望》(ETO)報告線上線下發佈會。報告顯示:儘管美國近期因政策反轉導致能源轉型步伐大幅放緩,但全球向清潔能源轉型的趨勢依然強勁,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的轉型勢頭正持續增強。
轉型步伐略有放緩,能源安全成為政策首要驅動因素
在美國,政策反轉及對化石燃料的重新支持,預計將使減排進程推遲約5年,其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比此前預測高出5億至10億噸。與此同時,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部署方面不斷刷新紀錄,僅今年就貢獻了全球56%的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和60%的新增風電裝機容量。中國的清潔能源技術出口也在持續推動全球能源轉型。
DNV預測,全球能源轉型速度將略有放緩,到2050年,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將為 51%和49%。同樣,與去年的報告相比,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增加 4%。
「如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從全球視角評估能源轉型。全球能源轉型並未停滯,而是在不斷發展,勢頭正轉向那些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技術的地區。能源安全已成為能源政策的首要驅動因素,正如我們的預測所示,總體而言,這正加速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 DNV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艾瑞民(Remi Eriksen)表示。
《能源轉型展望》指出,能源安全政策帶來的淨效應是減少排放。由於能源安全政策的實施,預計全球年度排放量將降低1%-2%。以核能為例,到2060年將佔全球電力供應的9%。若未實施能源安全政策,核電規模將縮減三分之一。在歐洲,由於逐步擺脫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以保障能源安全,預計到2050年其排放量將降低 9%。
本年度報告中更多關鍵洞察:
- 人工智能(AI)正成為重要的能源消耗領域,但到2040年,其耗電量僅佔全球電力的3%。到2040年,數據中心的能耗將增至當前的5倍,佔全球電力消耗的5%——其中3%用於人工智能,2%用於通用數據中心。不同地區差異顯著:在北美地區(美國和加拿大),到2040年,數據中心耗電量將占該地區總電力的16%,其中12%用於人工智能。
- 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較當前水平減少43%,預計在2090年後實現淨零排放。實現1.5°C溫控目標的碳預算將在2029年耗盡,實現2°C溫控目標的碳預算將在2052年告竭。如今,在不出現暫時性超標升溫的情況下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1.5°C 以內已無可能。
- 電力行業正快速發展並向綠色化轉型。從現在到2060年,全球發電量預計將增長120%,其在總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將從目前的 21% 翻倍至2060年的43%。2025年,我們已迎來一個里程碑——全球純電動汽車(BEV)保有量突破5000萬輛。預計今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將超過3000GW,其中中國的裝機容量是全球第二大裝機地區歐洲的兩倍以上。
- 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成本的大幅下降,使得「用戶側儲能(BTM)」 解決方案對眾多家庭和企業而言頗具吸引力。到2060年,用戶側系統將佔全球太陽能發電總量的30%,佔全球總發電量的13%。
艾瑞民補充道:「在多個領域,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正推動能源轉型向前發展,但在那些難以脫碳的行業,仍需更多政策支持。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各國優先事項增加了轉型的複雜性,但全球能源轉型的方向依然明確。」
點此鏈接下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