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2025年11月13日,香港首份專業中文財經報章《信報》舉辦「2025 ESG及可持續發展卓越大獎」頒獎典禮。復星國際榮獲《信報》頒發的「卓越ESG可持續企業獎」,表彰公司在環境、社會、治理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獲市場認可。
《信報》指出,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度融入長期投資與業務決策中,國際機構投資者更以此作為評估企業長期價值的重要依據。研究顯示,推動可持續發展不僅有助拓展市場、強化風險管理,更能提升資本回報與整體財務表現。在全球商業環境急速演變的背景下,ESG已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優勢、實現穩健成長的關鍵策略。
《信報》指出,香港多家知名企業包括復星國際,長期積極推動ESG實踐,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樞紐的地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為此設立相關獎項,旨在表彰企業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卓越貢獻。除復星國際外,同時獲《信報》頒發「卓越ESG可持續企業獎」的公司有恒基兆業、港鐵公司、電訊盈科 香港電訊、富衛人壽等。
深化氣候承諾,ESG表現備受肯定
《信報》指出,近年全球投資者愈來愈重視企業在ESG方面的績效,復星國際也在持續推動ESG方面的工作,取得不俗的成果。截至目前,復星國際MSCI ESG評級持續保持AA;復星國際於2025年再度成功入選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年鑑2025》,並在《可持續發展年鑑》(中國版)2025名列最佳1%;恒生可持續發展評級持續取得AA-,並連續入選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份股;富時羅素FTSE ESG評分保持領先,並持續入選富時羅素社會責任指數(FTSE4Good Index Series)成份股。
復星建立了自上而下的ESG提升長效機制,將ESG管理績效納入執行董事績效評估體系,亦將ESG管理績效考核制度覆蓋範圍延伸至本集團CEO及各業務集團負責人。復星在董事會下設立ESG董事委員會,協助董事會指導及監察集團開展及落實ESG工作。在管理及決策層面,復星在管理層設立ESG決策委員會,對ESG戰略落地提供決策支持。在執行層面,集團亦成立了ESG管理委員會及ESG工作小組,確保設立合適及有效的ESG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全面落實復星國際的ESG策略及相關行動。
面對氣候變化,復星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推動碳中和與節能減排,於2021年向社會做出承諾:「力爭於2028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通過制訂氣候變化緩解和適應策略,支援《巴黎協定》的1.5℃控溫目標。2025年4月,復星國際積極對標了氣候變化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的建議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S2號—氣候相關披露》(「IFRS S2」),發佈了第三份氣候信息披露報告,增加了氣候行動的透明度,彰顯了持續開展該項工作的決心。
堅持創新驅動,積極回饋社會
復星堅持創新驅動,旗下健康產業研發的抗癌、抗瘧藥物,廣泛惠及癌症患者及重症瘧疾患者。其中,復星自主研發的創新型抗PD-1單抗H藥漢斯狀,是全球首個獲批用於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抗PD-1單抗。H藥目前已在中國、歐盟、英國、新加坡、印度等近40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惠及全球逾11萬名患者。此外,HLX43是一款靶向PD-L1的抗體偶聯藥物(ADC),正在中、美、澳等國家開展非小細胞肺癌、胸腺癌等實體瘤的臨床研究。目前,全球範圍內尚無PD-L1 ADC獲批上市,HLX43有潛力成為高效、安全的「廣譜抗癌藥」。
復星醫藥亦持續為援非抗瘧貢獻「中國方案」。截至2025年6月底,自主研發的注射用青蒿琥酯已累計救治全球逾8,400萬重症瘧疾患者,累計供應超過4.2億支。
復星一直積極推動全球合作共贏,以期提升醫療技術的可及性與普惠性,讓更多患者受惠。復星打造的中國首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已成功納入超過110款城市惠民保和超過80款商業保險;在全國29個省區市建立190多家高標準治療中心,治療超1,000位淋巴瘤患者;並成功實現產品在港澳地區的全國首例跨境運輸和使用;成功助力全國首位接受奕凱達治療的患者實現超七年的高質量生存。
為更好地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和實施,復星基金會於2012年成立,在全球應急馳援、鄉村振興、健康、教育、文化藝術及青少年發展等領域不懈努力,創造社會價值。其中,復星基金會的鄉村醫生項目自2017年底開展以來,已覆蓋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的78個縣守護2.5萬名鄉村醫生,惠及300萬戶農村家庭。
今後,復星將持續深耕產業,深化創新及全球化佈局,與客戶、合作夥伴、投資者、社會各方攜手並進,並將繼續秉承「助天下」的初心,積極推動全球ESG可持續發展,踐行「讓全球家庭生活更幸福」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