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雖處囊中,終於脫穎」 沈慶京緬懷柏楊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近日已故作家柏楊畢業論文影本被大陸資深媒體人楊侖發現,經查證比對,確認是柏楊真跡一事。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有感而發,主動向媒體表示,過去矗立在京華城廣場上的金屬浮雕,上面就刻有柏楊所撰寫的文章〈雙龍巨珠〉,緬懷道:「雖然哲人已遠,但柏楊前輩一直是我多年來的私淑對象。」

〈雙龍巨珠〉一文中,寫著:「這顆巨珠不只是台北市的地標,更是威京小沈的生命座標。標誌著每次顛仆,都能誠實面對的人格特質。」這讓沈慶京至今難忘,表示柏楊與自己雖然在專業上殊途,但回首來時路,皆在人生航道上特立獨行,不願隨波逐流,兩人初相識時,因此感到份外熟悉親切。

沈慶京說,自己少年時代為朋友兩肋插刀,歷經三年的牢獄之災,幾乎葬送一生,幸而父母從未放棄過他,使失學的他在困頓環境下屢仆屢起;而柏楊歷經滄桑,就讀初中時,因反抗校長被開除,之後曾用假證件考上甘肅學院法律系,沒想到短短一年便被查到除籍,此後學涯屢屢因假證件而中斷,最終經歷國難當頭而背井離鄉。

沈慶京感慨地說,自己僥倖在基隆水產學校畢業,有張如假包換的文憑,而這位涉獵廣博、筆耕不輟的老大哥柏楊,一生竟然一張文憑都沒有──包括小學,即便如此,也不損柏楊以一枝真摯的筆在逆境中著書立說,用無比真誠的勇氣喚醒民眾。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岸對峙年代,沈慶京以「老兵返鄉探親」名義,獨家贊助凌峰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用鏡頭突圍、衝撞兩岸關係的歷史閘門,之後獲柏楊撰文稱道:「《八千里路雲和月》,多麼悲壯的名字,那個時代,走遍大江南北,無論政治上或文化上,都是奇蹟。」過去點滴,如今沈慶京仍歷歷在目。

談起柏楊以「郭衣洞」為筆名的畢業論文手稿《政治鬥爭研究》近日面世,沈慶京認為,在禁錮的年代裡,柏楊勇於為百姓發言,與自己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有異曲同工之妙,字字句句皆彰顯其「不為帝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此一終生奉行的人文史觀,讓自己的內心充滿無限感慨與感動。

「柏楊兄與沈慶京,始終沒有忘卻自己所身處的歷史方位,勇於帶著歷史教訓面對未來,曾經失學入監,卻也繫獄突圍,永不向逆境妥協。」沈慶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