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社交退縮、躁動不安?恐是思覺失調症警訊

記者楊艾庭/臺北報導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嚴重、慢性、退化性的精神疾病,過去常被稱之為精神分裂症,卻出現廣泛的污名化與歧視的現象,因此於2014年更名為思覺失調症。但仍有不少人存在迷思,「一旦罹患這個病,像被宣判死刑,是一個很嚴重、很糟糕的情形。」,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陳泰宇醫師表示,其實這個疾病就如同「人會感冒,而大腦也會生病,導致思考與知覺產生失調。」盼所有人對於思覺失調症能有更正確、更深的認識,擺脫污名化。

思覺失調症越早治療 可有效避免患者功能喪失

思覺失調症男女發病的比例相當,盛行率約為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此病。是什麼原因會造成思覺失調症?陳泰宇醫師說明,可能的原因來自基因遺傳、腦部病變,或心理和環境因素造成,大多學者認為是前述「多重因素」之下所導致,而非單一因素。首次發病年齡大部分落在15-25歲,這個年齡區段正是男性要當兵,或是畢業後進入職場,是一個尋求個人認同、探索外在世界時,會接觸到極大變化與挑戰導致挫折的人生階段。

思覺失調症會出現聽幻覺、視幻覺、妄想,行為語言都開始脫離現實,陳泰宇醫師認為,「我們要在患者出現這些症狀前,就能即時幫助他們,及早接受評估與治療,讓病情不要惡化。」可透過「首次精神疾病發作」(First Episode Psychosis,FEP)加以判斷,包括患者出現憂鬱、易怒、性格大變、情緒失調等,要懷疑「這可能不是一般的情緒起伏,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的前驅期,並接受治療。」現今已經有非常多的醫學實證,證實越早治療,可有效避免患者功能喪失或失去現實感、病識感。

及早發現!認識思覺失調症4大警訊

思學失調症會影響腦部從四周接收訊息、表達訊息的模式,其中症狀分為「正性症狀」、「負性症狀」、「認知症狀」與「情感症狀」:

  • 正性症狀:幻覺、妄想、語無倫次、躁動不安、思想紊亂。
  • 負性症狀:情感淡漠、動機缺乏、社交退縮。
  • 認知症狀:注意力低、記憶力差、執行力低、判斷力差
  • 情感症狀:莫名焦慮、莫名緊張、莫名恐懼、情緒穩定度差。

思覺失調症的病程可分為發病前、潛伏期、活躍期、殘餘症狀期:

  • 發病前:沒有或只有少量症狀
  • 潛伏期:出現先兆症狀,通常在發病前的數個月至數年出現,例如:工作和社交能力減退、思考、記憶、專注力變差、失眠、多疑。
  • 活躍期:相對明顯的正性症狀症狀。
  • 殘餘症狀期:正性症狀、負性症狀、認知症狀。

陳泰宇醫師說明,建議患者在潛伏期的時候就能夠及早接受治療,即能避免進入活躍期。

寧可找宮廟驅邪也不願吃藥?「長效針劑」提升服藥順從性

現今治療藥物已有長足進展,然而患者的服藥順從性不佳,陳泰宇醫師分享,根據統計,近六成患者自認病情已好轉,便自主減少藥量或停止服藥。沒有遵照醫囑吃藥,帶來的復發風險不容小覷,研究指出,即時只有1-10天的中斷用藥,將增加近2倍的住院風險。「更多時候,患者不全然相信症狀和疾病有關,認為是卡到陰或中邪,便中斷服藥。」陳泰宇醫師坦言,遇到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多數仍先尋求宮廟或宗教「驅魔避邪」錯失治療黃金期。

要穩控思覺失調症,現今除了口服藥物,「長效針劑」可謂治療新趨勢,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長效針劑是改善方法之一,對於治療有諸多好處與方便,可以減少確認病友是否有穩定規律服藥的困難,減少病識感和服藥順從性差的個案再度復發、再住院的機率。陳泰宇醫師建議,「接受長效針劑,血中至少能保持1-3個月的藥物濃度,減輕患者與照顧者的負擔,也能降低復發與住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