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該不該凍卵?先拒絕這「3不」

記者楊艾庭/臺北報導

甫成立的社團法人台灣凍卵協會TEFA,宗旨在希望能攜手相關產官學力量,呼籲各界重視女性生育認知、適齡生育規劃,持續推動凍卵補助政策,維護女性身心靈的健康,幫助女性掌握自己的人生自主權。為提供更貼近女性訴求的幫助,TEFA除了整合政府補助資訊,也進行連續兩年的生育認知調查。在2022年凍卵行為認知調查中指出,有4成女性出現過凍卵「念頭」,但卻沒有實際行動,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林時羽副院長點出:「打消凍卵念頭的原因有3不 —『不』能負擔、『不』理解、『不』著急。」

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林時羽副院長點生育觀念盲點:「大家都以為想生就能生,但卵子數會逐年遞減,20-30歲期間就恐減少6成! 」呼籲透過一年一檢AMH掌握自己的生育能力。(圖/台灣凍卵協會提供)
  1. 「不」能負擔?

2022「凍卵行為認知調查」中,有近6成女性因此沒有凍卵念頭或是有想過卻沒有實際去做。  而2023年「生育意向大調查」顯示,若在政府提供相關補助之下,將有72.5%的女性增加凍卵意願(有意願凍卵),比例明顯提升,凸顯「費用」是目前大多女性不凍卵的主因。針對女性對於費用上的顧慮,林副院長也說明:「透過一年一檢AMH觀察自己的生育能力,若提早發現卵巢功能衰退,即可進行生涯與生育的規劃,如及早備孕、凍卵等作法,將更多品質好的『卵實力』保存下來。」隨著年紀增長將可能需要更多療程、更高劑量的藥物,這些都將可能付出超越提早生育、凍卵更高的相關成本。

  1. 「不」理解?

2022年「凍卵行為認知調查」顯示,7成以上女性聽過凍卵,卻不了解相關資訊。曾琬婷理事長表示,「凍卵」、「生育能力」不是到了要生小孩才關心。由於大部分女性不知自己的AMH值(生育能力),加上晚婚趨勢,倘若不及早認知相關資訊,等到未來想生時,恐已經進入AMH危險區,逐漸剝奪自己人生的選擇權。

  1. 「不」著急?

是否需要進行備孕,或凍卵等生殖醫學協助,要先知道AMH才能決定急不急!林時羽副院長提醒:「AMH每年只會越來越低,且隨著年紀,卵子品質更在 35歲後開始急遽下墜。」一不小心恐錯過人生黃金期,屆時即便想「凍」想「孕」,都可能面臨受孕率低、高流產風險的困境。

台灣凍卵協會理事長曾琬婷呼籲,認知自己的AMH生育能力是每個女生的義務,不論什麼時候生育,都應保有屬於每個「妳」的權力。(圖/台灣凍卵協會提供)

TEFA 曾琬婷理事長也再次呼籲,「生育」有很多可能性與影響,也因此年輕人不一定早早就計畫生小孩,但「生育」是每個女生都應具備的「權力」。先「自知」才有「自主」,掌握自身的生育能力,才是擁有更高的自主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