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晶片戰爭」作者示警 中國半導體產能過剩大浪來襲

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報導

《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投書《金融時報》指出,中國半導體製造業者靠官方補貼,不斷擴大資本支出,大量晶片將湧入市場,西方國家應為中國成熟製程晶片產能過剩和大舉傾銷,擬訂因應方案。

米勒示警,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執行長趙海軍,在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對分析師表示,「從全球的角度來看,產能將會過剩,消化近幾年的新建產能需要很長時間」;儘管如此,中芯國際仍宣布將增加75億美元的資本支出。

此舉可能違反商業邏輯,但在大量補貼支持下,儘管存在「產能過剩」的疑慮,中國晶片製造商仍持續提高產能。看法較悲觀的分析師,以中國對太陽能板的投資套用在晶片過剩等問題,以此預警「中國對晶片製造的投資將壓低價格和西方公司的利潤」。

美國、歐洲和日本政府都在討論對中國晶片產能過剩的潛在因應措施,他們面臨著複雜的取捨;關稅是因應傾銷的常用工具,但基於關稅管理的複雜性,官員正在探索替代方案,一種方法是補貼非中國晶片的使用,這需要政府尋找新的資金。

第二種是限制特定中國公司的市場准入。中芯去年用遭制裁的華為七奈米晶片來製造智慧手機,美國商務部正在調查此舉是否違反美國法律;若是這樣,美國國會的鷹派將要求嚴懲中芯,最後,中國晶片可能被禁止用於關鍵基礎設施。

歐洲主要從貿易損害而非安全角度來看待產能過剩問題,美國和日本的對中鷹派則更關注對安全的影響;隨著各國政府加強對中國潛在產能過剩的調查,其他國家的公司將意識到,他們可能被要求解釋依賴中國廉價晶片對其安全的影響。

塔夫茨大學教授、《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指出,中國半導體業者會在哪一類型的晶片贏得市占,迄今尚無定論。圖片來源:翻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