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中國經濟增長達標藏隱憂 內需疲弱與結構挑戰浮現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綜合外電報導,中國2024年經濟增長達5%,符合北京當局目標,但結構性問題卻逐漸浮現,包括內需疲弱、生活水平下降等情況引發關注。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即將上任並可能再次提高關稅,中國則是計畫以高額負債支撐2025年經濟目標,諸多挑戰迎面而來。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GDP年增率達5.0%,第四季經濟增長加速至5.4%,創下自2023年初以來的最高增速;然而,此成績似乎掩蓋掉結構性問題,對於民眾抱怨生活水平惡化,經濟增長的紅利似乎未能有效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12月數據亦顯示,中國工業產出年增率為6.2%,遠高於零售銷售的3.7%,反映中國經濟的供給優勢與內需疲弱並存;同時,城鎮失業率小幅上升至5.1%,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幾近停滯,工廠標示價格連續27個月下降,也進一步削弱企業利潤和工人薪資。

中國經濟出口增長受惠於工廠產品價格低廉,但這種競爭力伴隨著日益擴大的貿易摩擦風險恐怕產生隱憂。2024年貿易順差達萬億美元規模,但中國境內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卻愈加明顯,許多企業反映利潤下滑,甚至湧現裁員潮。

分析指出,如果中國的刺激措施繼續集中於工業升級和基礎設施建設,而非家庭消費,將加劇產能過剩問題,壓低消費需求並增加通縮壓力。Natixis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賀安娜(Alicia Garcia-Herrero)認為,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放緩,出口強勢也難以維持。

為應對經濟挑戰,中國當局已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補貼汽車和家電購買,以及自2013年以來首次為公務員加薪,儘管加薪總額僅占GDP的0.1%;與此同時,許多私人部門和金融機構員工的薪資卻在削減,一名北京投資銀行家透露,薪資自2023年以來累計縮減30%,公司裁員頻繁,導致工作環境充滿不安。

專家認為,若新增的刺激資金無法有效提振消費,將對中國經濟復甦造成更大阻力。中國領導層已承諾將「擴大內需」列為2025年的政策重點,但具體措施仍不明確。另有分析指出,與2018年貿易戰初期相比,中國目前的經濟脆弱性更為顯著,包括房地產危機與地方政府高額負債等問題。

美銀美林首席亞洲經濟學家紐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中國的出口強勁可能難以持續,2025年將需要更大規模的內需刺激來應對外部壓力。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正在動搖,滬深300指數與香港恒生指數僅小幅上揚,而人民幣匯率則徘徊在16個月低點。

另外,儘管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增長符合目標,但部分經濟學者對此數據表達質疑。根據智庫Rhodium Group的估算,2024年中國實際增長率可能落在2.4%至2.8%區間,顯示中國國內需求疲弱可能成為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