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娛樂專欄時尚熱門追劇電影音樂

「2025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4/15起擴大徵件 增設「手機組」推全民攝影時代!

【WoWoNews】一年一度的攝影盛會來了!《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今(4/9)宣布,「2025 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將於4月15日至7月15日正式啟動徵件。本屆賽事全面擴大,新增「手機組」打破攝影必須使用專業器材的迷思;18歲以下青少年亦免收報名費用,降低參賽門檻,鼓勵全民用影像訴說與臺灣土地的故事。

「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今年邁入第九屆,除既有的「人物」、「地方」、「自然」、「青少年」四大組別;自2022年起與緯創資通/緯創人文基金會為臺灣大賽合作增設年度公益主題「生態環境組」,並透過生態環境出任務、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等行動,持續推廣保育觀念;連續三年獨家贊助,去年首度新增「星空組」,邀請更多元的創作者加入,同時重啟「鳥類攝影」投稿,倡導友善拍攝與生態倫理。今年因應世代轉變,特別開設「手機組」,推動攝影普及化,隨時隨地都能記錄當下的感動,不論設備與經驗,都能以影像紀錄身邊的生態風景與人文故事,開啟全民攝影新時代。

( 大賽由緯創資通、緯創人文基金會連續第四年獨家贊助,與柯金源導演攜手打造生態環境出任務計畫,首度增開名額、擴大賽事影響力。)

延續關注生態議題的初衷,今年「生態環境組」進一步擴大規模,受矚目的「生態環境出任務」計畫首度增開名額,除冠軍外,亞軍,以及青少年組冠軍,也將有機會由臺灣知名的環境紀錄片導演柯金源親自帶領,前往臺灣保育棲地進行實地拍攝與紀錄。期待讓更多具潛力的創作者與影像行動者深入參與,將臺灣的生態多樣性透過影像傳遞出去,進一步喚起社會對永續環境的關注與行動。

《國家地理》雜誌總編輯李永適表示:「上一屆攝影大賽新增星空組,獲得廣大迴響,總徵件量相較前年成長近一倍。今年進一步擴大徵件,希望不僅提升徵件數量,涵蓋的年齡層與關注議題也將隨著制度的改變而更廣更深,全面提升臺灣攝影大賽的影響力。」

(國家地理雜誌為推廣攝影美學教育,邀請影像界重量級講師舉辦近十場論壇及工作坊,連結土地情感並實踐美學教育。)

《國家地理》雜誌觀察到,近年來青少年於攝影大賽中表現亮眼,為持續鼓勵年輕族群踴躍參賽,今年更首度宣布免除18歲以下參賽者的報名費,讓更多青少年能盡情展現對生態與生活的觀察力,並透過影像敘事表達關懷,也期盼從中發掘具潛力的新星,培育守護環境的下一代。

今年大賽特別邀請《國家地理》雜誌國際攝影師Christian Ziegler遠道來臺,9月27日將於頒獎典禮的論壇中傳授拍攝動植物生態的獨門法則。Christian是國際保育攝影師聯盟(International League of Conservation Photographers, iLCP)的創始成員。他的作品曾四度獲得世界新聞攝影獎(World Press Photo Award),並在「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及「歐洲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中多次獲獎;更被北美自然攝影協會評選為2017 年度傑出自然攝影師。

(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鼓勵青少年參與,18歲以下免報名費,更首度合作世新大學,為12至18歲青少年打造專屬「青少年攝影工作坊」。)

為推廣攝影美學教育,徵件期間將邀請影像界具代表性的講師,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舉辦一系列具指標意義的「攝影論壇」講座,主題涵蓋人文、星空、生態與手機攝影四大面向,從環境永續、關注家鄉、國際視野角度切入,對社會大眾及青少年傳遞攝影的觀念與技巧。論壇陣容包含攝影藝術家策展人蔡文祥,分享人文紀實攝影與歷史時刻的捕捉;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李永適解析星空攝影入門;多次獲得金馬獎、金穗獎的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探討生態攝影倫理;曾獲《第25屆台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的攝影藝術家劉振祥,則解說手機攝影技巧。

除了攝影論壇,《國家地理》雜誌與世新大學首度合作,為12至18歲青少年打造專屬「青少年攝影工作坊」,由二屆金鼎奬攝影奬得主暨國家地理攝影師陳郁文、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系主任胡齊元及助理教授邱子杭親自授課,透過三天兩夜課程密集培訓,引導學員探索攝影奧秘,培養長期興趣與美學感知。

此外,針對今年新設的「手機組」,也將攜手vivo舉辦三場手機攝影工作坊 (北中南各一場) ,由國家地理攝影師陳郁文擔任講師,除了室內課程,戶外實拍課程更是能體驗vivo X200 系列手機強大的攝影功能,每場限25位名額,提供手機攝影愛好者學習與實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