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oNews】在現代生活節奏加快、飲食作息不規律的影響下,脹氣與便秘已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困擾。這些腸胃問題不僅影響生理健康,更對情緒與生活品質造成負面影響。針對這類常見的慢性症狀,越來越多民眾開始尋求中醫的協助。員榮醫院中醫部林親怡醫師指出,中醫從整體觀出發,透過辨證論治,結合中藥、針灸與外治法,能針對個人體質進行溫和且有效的調理。
林親怡醫師表示,中醫在應對脹氣與便秘問題上具有許多優勢,從中醫辨證論治的角度來看,脹氣與便秘通常是由於臟腑功能失調和氣血津液失衡所引起,例如氣虛、血虛等。中醫在治療腸胃問題方面的手段多樣,包括中藥內服、針灸以及外治法。林親怡醫師進一步指出,在中藥治療方面就是可以去調整腸胃道裡面的機能,還有就是整體體質的調養,在中藥服用的部分絕對會是治療消化道疾病的大宗,但也有一些比如說使用針灸的方式去調節我們的經絡體質或者是焦慮的問題 ,甚至是全面性調節臟腑機能、經絡機能,也是有許多醫師使用得非常得心應手;另外也會有一些以傷科手法在幫患者整復治療之後 ,原本很不順的腸胃道,意外也有獲得改善的。
(員榮醫院中醫部林親怡醫師)
林親怡強調,中醫治療具有高安全性和低副作用,能夠提供個人化的診療,尤其在寒症與虛症的情況下更具優勢。中醫不僅著重於緩解眼前的不適,還致力於「注入腸力」,恢復腸道的正常功能。許多案例顯示,患者在中醫治療下排便更順暢,情緒獲得改善,對於長期便秘者,中醫提供了一個安全且有效的選擇。在治療過程中,醫師會排除器質性病變,並針對焦慮、生活作息不規律等因素進行治療,以提升生活品質。
但林醫師也指出,滿多的民眾在長期自行去服用腸胃藥,或者是酵素益生菌等等之類,在沒有經過體質的辯證,結果就變成依賴性,或者是劑量越吃越大,甚至到了很焦慮的如此一個惡性循環的程度,所以如果有經過中醫師針對症型、針對體質去判斷,那這樣子才可以去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然後真正給我們腸胃道所需要的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