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晶片大廠超微半導體(AMD)示警,因應新一輪美對中出口管制措施,2025全年營收恐將受到高達15億美元影響;不過,受惠於客戶提前下單因應關稅風險,AMD第二季財測優於市場預期,股價盤後曾一度大漲6%,最終回落至上漲約1%。
美國總統川普與拜登政府近年持續強化AI晶片出口限制,意在遏制中國發展高階AI模型與軍事武器發展。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在法說會中坦言,出口限制對第二、第三季影響最大;但強調數據中心AI晶片業務全年仍可望「實現強勁雙位數成長」,並強調「目前確實是逆風,但考量公司其他業務表現,整體風險仍可控」。
根據財報,AMD第一季營收達74.4億美元,年增36%,調整後每股盈餘(EPS)為0.96美元,雙雙優於市場預期。關鍵的數據中心部門營收達37億美元,年增57%,也超過市場預估的36.2億美元。
AMD財務長Jean Hu指出,從今年4月起生效的出口新規,已讓公司針對AI晶片出口中國的預期損失上調至15億美元。同時,AMD因美國關稅措施計入8億美元存貨相關費用,導致本季調整後毛利率預估僅43%,低於「剔除此費用」的54%。
分析師指出,這次財測優於預期,很可能來自雲端業者(如微軟、Meta等)提前備貨。Running Point Capital投資長Michael Schulman形容:「大型客戶寧願提前下單,也不願在出口許可賭局中冒險;問題在於,當倉庫裝滿,第三季恐怕就像嗑完Red Bull的隔天,備貨效應將退潮」。
根據LSEG資料,中國市場約占AMD總營收的四分之一,出口管制恐導致全年總營收預估減少近5%。話雖如此,AMD仍維持第二季營收指引為74億美元(正負3億),高於分析師平均預估的72.5億美元。此外,面對同行如Marvell與美超微(Super Micro)均發布偏保守的財測與延期計劃,AMD的穩健展望也讓其在AI晶片的市場定位相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