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童綜合推「三分鐘護一家」聯手醫界籲政府將攝護腺癌納第六癌篩檢

2024攝護腺癌新增9,858人,為男性第三大癌症,更是發生率增加比例最高的癌症。台灣新創醫療學會理事長暨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表示,女性子宮頸癌自1995年起就已開始篩檢,在多年政府宣導下發生率降低了7成,而攝護腺癌在2024年發生率已超過子宮頸癌,2025年死亡率更已超過子宮頸癌。歐宴泉院長呼籲,男性健康更應該多被關注;童綜合醫院透過「三分鐘護一家」全台聯合倡議,期望政府能將攝護腺癌納入民眾的第六癌篩檢。

篩檢方式門檻低,卻常因無症狀被忽略

7月9日由台灣新創醫療學會、童綜合醫院、童傳盛文教基金會與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共同舉辦,台灣安斯泰來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總達成貿易有限公司、台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嬌生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武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協辦的「三分鐘護一家 六癌篩加攝護腺」聯合倡議記者會,童綜合醫院由童敏哲董事長帶領外科部許兆畬主任、泌尿科林益聖主任與洪嘉辰醫師等醫療團隊一起響應。

全台多位醫療院所院長也透過視訊共同號召大家一起守護男性健康,包括新光醫院外科部黃一勝部長、部立雙和醫院陳冠州教授、部立雙和醫院泌尿科崔克宏教授、國泰綜合醫院王彥傑主任、台北慈濟醫院蔡芳生醫師、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江漢聲總顧問、林口長庚醫院高齡泌尿科侯鎮邦主任、嘉義長庚醫院泌尿林威宇醫師及嘉義長庚醫院泌尿團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吳文正副院長、高雄榮總外科部余家政主任、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泌尿腫瘤科江元宏主任、慈濟醫療志業副執行長郭漢崇教授等醫療團隊,呼籲政府將攝護腺癌納入第六癌全民篩檢,才能真正改善晚期才治療的困境。

晚期患者佔三分之二,導致死亡率不斷飆升

目前攝護腺篩檢及診斷的方法包括血清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攝護腺健康指數原(PHI)、肛門指診、多參數攝護腺磁振造影、切片檢查(經直腸超音波切片或新式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經會陰攝護腺切片)。但因攝護腺癌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容易被忽視,使得許多人在癌症已經進展到較晚期時才被診斷出。

歐宴泉院長強調,攝護腺癌從2016~2023年發生率增加了5%,從統計數據更可看出發生率是子宮頸癌5.5倍、死亡率更為3倍,且攝護腺癌第三期、第四期晚期病患就佔了三分之二,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公衛教育不足、民眾缺乏認知,導致無法提早發現、及早治療。

歐宴泉院長說明,國外由於攝護腺癌都有提早篩檢,因此往往早期就能發現並治療,而在台灣攝護腺癌卻成為男性隱形殺手,但只要透過抽血、肛門指診3分鐘的檢查,就能提早抓出癌症,早期治療更是有希望根治。他也呼籲,賴清德總統的醫療目標要在2030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因此從發生率、死亡率高的癌症著手絕對有其必要;透過本次聯合倡議,期望政府能加大對攝護腺癌篩檢的資源投入,相信能夠降低攝護腺癌的死亡率,不僅有助於提高男性生存率,也能減少醫療負擔。

童綜合推免費篩檢,打造男性健康守門第一線

童綜合醫院童敏哲董事長也提到,台灣從2025年開始已進入超高齡社會,有20%是65歲以上族群,透過提早發現攝護腺癌與治療,也能讓中老年族群擁有健康有品質的生活;現場就有一位92歲孫瑞寒老先生,今年發現罹患攝護腺癌並接受治療後,術後迄今身體非常健康,平時還能吊單槓養生,精神狀態相當好。

童綜合醫院從7年前開始便持續進行萬人攝護腺篩檢活動,今年更第七度舉辦「三分鐘護一家 爸爸健康一童罩」攝護腺免費篩檢活動,從8月4日至8月8日,每天上午08:30~12:00,在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1樓大廳就能免費進行PSA篩檢,凡是50歲以上、40歲以上具攝護腺癌家族病史等符合資格之男性民眾,都可以攜帶健保卡到現場進行免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