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吃得再好,萬一體內早就有毒怎麼辦?」這句來自準媽咪的焦慮,近期在網路上被大量轉發與討論。根據《網路溫度計》最新統計揭露,標題為〈懷孕最怕踩雷!孕媽咪10大擔憂 出血、飲食地雷、藥物…連重金屬也上榜〉的熱文,引發數千則留言與分享,顯示「重金屬風險」已成孕期健康焦點之一。
相較以往僅聚焦在葉酸、鐵、碘等營養補充,這波討論意外凸顯了「環境暴露」與「隱形毒素」的新關注面向。鉛、砷、汞、鎘這些重金屬雖無色無味,卻可能潛藏於水源、空氣、深海魚、中藥材甚至日常保健品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鉛與汞會干擾胎兒神經發育,與智力下降、過動、自閉等症狀有潛在關聯。婦產科醫師陳星佑指出:「懷孕會導致營養需求改變,若營養不均衡,反而容易讓體內儲存的重金屬釋放出來,透過胎盤影響胎兒。」
同樣在社群平台上擁有大量關注的基因醫學專家張家銘醫師也曾提醒:「鉛沒有安全劑量,尤其對孩子和孕婦來說,風險極高,可能干擾神經發育、情緒與專注力,甚至可能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
這些說法讓許多準媽媽重新審視「營養補充」以外的另一層風險。為因應此趨勢,目前已有部分保健食品開始導入專為孕期設計的益生菌配方,幫助「攔截」金屬離子。值得注意的是,這類配方也開始整合孕期所需的葉酸等營養素,在調理體質與營養吸收之間取得平衡。目前已有部分產後護理之家與孕產照護機構,將其納入營養支持的一環。
面對飲食與環境風險並存的現代生活,專家建議孕婦與備孕族群不妨更主動評估自身風險,並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是否需搭配進一步營養管理與腸道防護,才能從根本穩定健康基礎、保護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