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天品聯合企業(6199) 宣布營運轉型升級計劃再下一城!繼跨足 AI 事業版圖,進軍 AI 水冷伺服器關鍵清洗服務市場領域後,再將結合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團隊菁英,合組集團子公司,初期資本額將為新台幣一億元, 進軍“高階商用無人機”市場,預計今年年底前設立完成。天品將藉由國內、外專家積極輔導,投入高階商用無人機研發、測試與製造,聚焦於創新複合材料、關鍵零組件以及垂直應用解決方案,以深耕農林漁牧之商業無人機產業運用為第一步,再積極搶攻全球百億美元級的無人機商機。
天品表示,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更迭,公司穩步採取「多元產業佈局、多角化經營」策略,擴張集團事業版圖與未來成長動能,繼傳統生命服務產業轉型為融合 AI 科技技術與價值傳承的現代企業藍圖,再跨足 AI 潔淨科技領域後,持續推動跨產業轉型,透過佈局高科技與高成長產業,開創新的營收動能。天品本次進軍無人機產業,正是公司在「AI 潔淨科技」之後,持續深化科技事業佈局的重要一步,展現多角化經營的決心與彈性。
根據 Drone Industry Insights(DII)的最新報告指出,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預估到 2030 年將達到578 億美元,商用無人機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 7.9%,其主要的產業應用最大的市場來自於能源產業,而貨運、快遞、內部物流與倉儲等則展現最高的年複合成長率。又根據國外研究機構 Markets And Markets 最新報告指出,軍用無人機的採購量將從 2025 年 4.03 萬架增加至 2030 年的 5.88 萬架,整體市場規模將從 2025 年的 158 億美元,以年複合成長率 7.6%的速度成長至 2030 年、達228.1 億美元,可見全球無人機市場正快速蓬勃發展。
台灣無人機產業也正快速成長,根據美台 DSET(Democracy, Socie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針對無人機的民主服務的研究指出,台灣無人機的產量目標將從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4 月期間,每年生產 8,000 架至 10,000 架,至 2028 年的年產量提升至 180,000 架,整體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約新臺幣 50 億元(約 1.55 億美元),預計至 2028 年將達新臺幣 300 億元(約 9.38 億美元)。台灣擁有機身複材、自動控制、飛航電腦等關鍵裝備的完整聚落與供應鏈,擁有相當完整的產業聚落和供應鏈,且政府已將無人機產業列為國家發展重點,積極投入研發並組建產業聯盟。
無人機的多元應用版圖正持續擴展,從安保、偵察、空拍等專業領域,逐步延伸至救災、物流、農業、基礎設施巡檢、環境監測與影視拍攝等民生場景,市場需求日益多元。為確保供應鏈安全並掌握技術自主權,業界積極推動自主研發,以降低對特定國家的依賴。在此趨勢下,台灣憑藉在半導體與精密製造的深厚基礎,具備成為全球無人機供應鏈關鍵環節的優勢,並可望爭取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天品指出,隨著國際地緣政治與供應鏈自主化需求升溫,全球對於安全可靠之無人機供應鏈需求持續增加。天品集團初期將專注於無人機、無人船與無人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之廠商,運用國內外專業人員多年來所累積的精密製造與高科技產業經驗,結合在地研發團隊,推動無人機自主研發與國際技術合作,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並持續追蹤市場動態與技術演進,推出符合產業需求的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同時,公司將針對救災、農業、物流、巡檢等高成長應用場景,開發專業型無人機解決方案,並提供客製化服務,以滿足多元化客戶需求。
此外,配合民航局「遙控無人機飛航管理系統(UTM)」之推動,天品計劃於五年期長遠營運轉型升級的藍圖中,攜手專家建構空中醫療級緊急救援/醫療網絡,涵蓋「天然緊急救助系統、城市救災訊息系統、醫療物資血漿殊異運送、傷患緊急救治、重大傳染病擴散應對、核生化傷患救助系統」等應用,展現無人機在公共安全與醫療領域的深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