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青少年近9成近視!護眼消費成趨勢 檯燈首創「護眼教練功能」

記者 陳聖偉 / 報導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 2017 年調查顯示,台灣小六學生近視率 70.6%,18 歲以下青少年近視率高達 87.2%,幾乎是全球最高。

青少年近9成近視!護眼消費成趨勢 檯燈首創「護眼教練功能」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 2017 年調查顯示,18 歲以下青少年近視率高達 87.2%(圖取自freepik)

諾貝爾眼科院長張朝凱醫師表示,若錯過成長期護眼黃金期,近視惡化將幾乎不可逆,高度近視更可能引發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與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對一生視力造成嚴重影響。

隨著近視年齡降低,各大品牌推出各式護眼產品,開學季「護眼消費」成為最受矚目的趨勢。

抗藍光、葉黃素不是萬靈丹 眼科院長:護眼就從「檯燈」開始

面對學童近視問題,許多家長挑選抗藍光眼鏡、貼膜,或補充葉黃素保健品。但「被動防護」無法真正解決日常用眼負擔。兒童與青少年每天在書桌前用眼時數長,若檯燈光線過亮、過暗、不夠均勻或色溫不當,會造成眼睛疲勞,加速近視惡化。

諾貝爾眼科院長張朝凱醫師指出:「護眼就從檯燈開始!」(圖片:喜光提供)

諾貝爾眼科院長張朝凱醫師指出:「護眼就從檯燈開始!」打造護眼光環境,是保護孩子視力的第一步。然而,家長往往不清楚該如何挑選檯燈,可能買到不符安規認證的產品,或有智慧功能噱頭,實際使用上不知如何調整正確亮度與色溫,導致護眼效果有限,甚至傷害視力。

喜光光靈燈首創50分鐘節律光 「護眼教練模式」

看準市場痛點,護眼檯燈領導品牌「喜光」推出專為學齡兒童與青少年設計的 「光靈燈」。該產品首創「50 分鐘節律光」,將已廣泛運用於長照機構、病房的醫療級光源,應用於兒童學習場域,讓檯燈像一位「護眼教練」,陪伴孩子養成健康用眼習慣。

依循兒童專注週期,光靈燈 「護眼教練模式」可以在50分鐘內色溫自動變化,影響生理節律。(圖片:喜光提供)

依循兒童專注週期,光靈燈 「護眼教練模式」可以在50分鐘內色溫自動變化,影響生理節律。打造正確的動態用眼節奏,色溫漸變引導眼球「專注—穩定—放鬆」,提升學習專注力,更能有效減少乾眼與視力惡化。

前段白光 10 分鐘,幫助快速進入專注狀態;中段漸變中性光 30 分鐘,穩定視覺、保護眼睛;後段漸變黃光 10 分鐘,舒緩眼疲勞,降低近視惡化風險。每 50 分鐘自動熄燈,提醒孩子望遠短暫休息。

喜光光靈燈 「護眼教練模式」色溫漸變引導眼球「專注—穩定—放鬆」,提升學習專注力,更能有效減少乾眼與視力惡化。(圖取自娣媛媽咪愛分享)

成長期護眼投資 護眼檯燈成開學必買

完整的護眼方案應該包含「抗藍光、營養補充與光環境改善」三重防護。隨著開學季來臨,護眼檯燈已成為家庭必備的教育裝備,象徵著家長對孩子學習專注與長遠健康的雙重守護。相較於抗藍光產品或保健食品,護眼檯燈是孩子眼睛的第一線防護。對於重視教育與健康的家長而言,一盞能同時守護視力、培養專注力的檯燈,是最值得的成長期投資。

這篇文章 青少年近9成近視!護眼消費成趨勢 檯燈首創「護眼教練功能」 最早出現於 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