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毓璟(右)與王自強劇中的家在橋梁中的夾縫中(公視台語台提供))
【WoWoNews】公視台語台「台語有影」系列電視電影《夾縫人生》(台語:楔seh縫人生)將在本週日晚上8點於公視台語台第14頻道首播。預告片一出,強烈黑白影像展現敘事魅力,引發觀眾無限想像空間。劇中洪毓璟、楊麗音、周宜霈與王自強分別飾演不同際遇的無家者,意外在高架橋下的夾縫空間同居後,彼此產生沒有血緣卻比家人更親密的動人情感。王傳宗導演繼2021年的《顧巢:抾箬仔》後,相隔四年再次推出台語電影《夾縫人生》,他觀察到觀眾對台語的接受度逐年提升,影視題材也不再侷限鄉土或家庭,給予創作者多元嘗試的空間,並認為台語之於台灣,不僅是母語,亦有一股生命力,獨特的語氣能讓角色的情緒更具厚度。他也期待未來台語劇能走向國際,讓更多人看到台灣語言文化的獨特性。
(洪毓璟劇中欠債被黑道追殺(公視台語台提供))
出道十年首次擔綱男主角的洪毓璟,為了更認識無家者,特地到教會觀察發放晚餐,恰巧遇到一位街友從遠方趕來領取,卻剛好發完了。他鼓起勇氣上前攀談試圖了解無家者的心境,聊完也拿出兩百元希望幫助對方溫飽一頓。他在《夾縫人生》中因債務纏身有許多逃跑與躲藏的橋段,拍攝時攝影師騎乘電動車在演員前後來回拍攝,陣仗宛如好萊塢動作片。光一場傳統市場追逐就要跑超過十趟,堪稱體力大考驗。還有一場戲他必須拿著兩個竹蓆床墊,奔跑十公尺後輕盈地跳上拖車,也讓洪毓璟意外發現自己好像滿適合拍武打片!
楊麗音在戲裡飾演拾荒維生的老人,過往她在路上看到駝背嚴重的阿媽(a-má台語,意指奶奶或外婆)推著沉重的回收物時都覺得他們很厲害,彷彿神話中將巨石推上山頂的薛西弗斯。現實生活中她也很認真做資源回收:「每種回收物的點數是不一樣的,還可以用回收物換肥料來種植花草非常好用!」她與洪毓璟在《夾縫人生》中互相扶持猶如親生母子,現實中的楊麗音也與三個孩子關係親密,看到他們可以互相照顧備感窩心,她分享有一陣子無法幫小女兒做便當,因此讓她去學校買午餐,結果她因為吃不慣外食回家嚷嚷:「好餓!」沒想到兒子與大女兒聽到之後都自告奮勇要幫妹妹做便當,準備出國念書的兒子還趁空檔外送到學校,讓楊麗音十分欣慰。
(楊麗音與洪毓璟從陌生到宛如母子般親密(公視台語台提供))
預告片段裡飾演家暴受害者的周宜霈,在黑暗中舉起發出溫暖光芒的小熊夜燈讓人印象深刻。周宜霈回憶自己從小最喜歡一顆粉紅鑲邊的白色小枕頭,睡覺時要抱著才能安心,直到高中已經完全泛黃、洗不乾淨才被媽媽強迫丟掉,充滿歲月的痕跡,卻是她的成長陪伴物!預告中還出現一尊破損的神像也十分耐人尋味,導演分析:「劇中的神明有兩層意涵,一是原本橋縫的街友都各活各的,當洪毓璟飾演的銘宏闖入後,家庭概念逐漸形成,眾人開始祈求神明的力量來保護這個家;第二層想呈現即便是神,也有落難的時候,處境就像無家可歸的街友一樣,背後各有自己的故事,殊途同歸。」
(周宜霈劇中將小熊燈視為心靈寄託(公視台語台提供) )
《夾縫人生》將無家者所遭遇的各種生命挫敗搬上檯面,讓資深演員王自強非常有感觸,他坦言當演員常有低潮時期,通常來自長時間沒有演出工作,除了有賴家人的支持外,他也會利用副業收入撐過空窗期。演完《夾縫人生》更珍惜眼前的平安幸福,因為社會上有許多無人注意的角落,活在更加痛苦的環境中,期許未來也想奉獻小小的力量,關懷周遭的弱勢族群。為了放大空間張力增加遼闊感,《夾縫人生》劇組特地租用Anamorphic變形鏡頭,來凸顯人類的無力與渺小。王傳宗導演滿意地說:「這樣的視覺追求不見得適合商業市場,很感謝公視台語台願意給創作者創新空間。即便拍攝期正值最寒冷的冬天,劇組在寒風呼嘯的橋下工作,但因為能自由創作,內心暖呼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