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光復重建會埸 議長張峻一腳踹出的不是桌子 是災民被忽視的怒氣!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花蓮社論報導

花蓮光復鄉仍陷於堰塞湖潰壩災後的滿目瘡痍之中,重建工程與居民安置尚在艱難推進。未料,今(27)日下午在光復鄉舉辦的「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座談會」卻爆發激烈衝突——花蓮縣議長張峻帶人闖入現場,與立委傅崐萁發生推擠、踹桌等行為,會議中斷,畫面迅速在全台傳開。

這起事件,既是地方政治恩怨的延伸,也折射出災區民眾長期累積的不信任感與被忽視的憤怒。對花蓮而言,這不只是一次肢體衝突,而是一場關於「誰能代表災民發聲」的對決。

政治責任的模糊:從公務討論到政治對抗

傅崐萁在事件後對外強調,張峻「公然施暴」、「傷害花蓮聲譽」,並代表花蓮人向全國致歉。此舉意在樹立道德制高點,切割暴力行為,維護政治正當性。然而,事件的另一面則是——為何一場原本應該以災後重建為主題的會議,竟成為政治派系動員的現場?
花蓮政治長期由傅系勢力主導,地方資源分配、建設規劃多繞傅系體系運作。張峻此次行動雖激烈,但也象徵地方政治的「反抗情緒」正在浮上檯面。這不只是個人衝突,而是體制性壓力的爆發。

重建需要的是信任與透明

災後重建是長期工程,需要中央、地方與民間協力。傅崐萁與張峻兩人身分不同、立場對立,但對花蓮人而言,他們共同的責任,應是重建信任。
事件過後,中央應主動介入協調,確保未來的災後討論公開透明,讓民眾能參與決策,而非淪為政治秀的背景。花蓮人需要的,不是誰道歉、誰開記者會,而是能真正讓家園恢復、安全重建的行動。

結語:別讓災區成為權力的戰場

當災民還在泥濘中掙扎,政治人物卻在會場衝突,這樣的畫面不僅令人心寒,也損害公共信任。
災後重建應以人民為中心,不應成為權力角力的延伸。傅崐萁與張峻都該從這場衝突中反省:花蓮人要的不是政治鬥爭,而是公平、透明、可被信賴的重建過程。
唯有讓災民真正參與決策、讓重建公開透明,花蓮才能在災後走出陰霾,重建的不只是家園,更是信任。

這篇文章 光復重建會埸 議長張峻一腳踹出的不是桌子 是災民被忽視的怒氣! 是由 台灣新聞雲報 提供。

這篇文章 光復重建會埸 議長張峻一腳踹出的不是桌子 是災民被忽視的怒氣! 最早出現於 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