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帶音樂》參與演出者正傳遞布製「磁帶」並演繹其文字,以合聲共同完成作品(駐義大利文化組提供))
【WoWoNews】
文化部駐義大利代表處文化組與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Museo d’Arte Orientale)合作,連續第3年邀請臺灣藝術家於「Artissima杜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期間展出作品。今年由周安曼策展,聲響藝術家林其蔚將其經典《磁帶音樂》演出形式帶到義大利,作品結合古代經典《樂記》內容與該館東方喪葬文化館藏展示,並於當地時間11月1日晚間連續與觀眾現地共演3場,聲音內容後製完畢將於博物館持續播放,亦將出版黑膠唱片,成為永久館藏。
(《磁帶音樂》內容取自古代經典《樂記》的「磁帶」,為一條極長的黑色緞帶,上繡有一連串的中文單字與其羅馬拼音,由觀眾以人聲自行詮釋、演繹,眾聲交織形成獨特的儀式之音(駐義大利文化組提供))
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自2022年起推出「當代延伸(Declinazioni Contemporanee)」系列年度展覽,結合當地重要藝術盛事「Artissima杜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試圖將與市民逐漸脫節的館藏作品及空間,透過與當代藝術的對話,重新進入市民生活視野。繼前2年接連邀請臺灣視覺藝術家李明維、蔡佳葳舉辦個展,今年首度聚焦聲響藝術,由曾任臺北雙年展共同策展人、威尼斯藝術雙年展香港館策展人的周安曼策劃,邀請臺灣聲響藝術先鋒林其蔚演出經典作品《磁帶音樂》,透過重新詮釋哀悼並轉化儀式的力量,開演前即吸引大批觀眾排隊入場,演出結束掌聲久久不斷。
(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長樂大豆(左1)於開幕活動中介紹臺灣藝術家林其蔚(駐義大利文化組提供))
《磁帶音樂》每場約有10名觀眾受邀登台即時共演,每人輪流傳遞內容取自古代經典《樂記》的「磁帶」(為一條極長的黑色緞帶,上繡有一連串的中文單字與其羅馬拼音),由觀眾以人聲自行詮釋、演繹,眾聲交織形成獨特的儀式之音。演出結束後,一位同為藝術家的參與者情緒激動地向林其蔚握手致意;另有一名杜林藝術學院學生感動表示,「參與其中像是在一場夢裡,有人對自己說話,從模糊到逐漸清晰,帶來的能量久久不能平息」。
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館長樂大豆指出,「透過對話,東西方可以相互理解,而臺灣藝術家的動人作品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駐義大利代表處文化組表示,杜林作為義大利傳統重要工業城,文化及歷史底蘊亦相當深厚,過去2年與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合作舉辦的臺灣藝術家個展皆獲得極大迴響,作品也都成為博物館永久館藏。本次林其蔚將其經典《磁帶音樂》帶至杜林,讓觀眾親身體驗音樂的感染力,除讓義大利觀眾看見、聽見臺灣藝術創作的豐沛能量,也成功延續文化部與當地重要藝文場館的合作模式。文化部未來亦將持續推動臺灣藝術家進入義大利乃至歐洲展演平台,提升臺灣文化在全球藝術網絡能見度。
            .jpg)
.jpg)
於開幕活動中介紹臺灣藝術家林其蔚(駐義大利文化組提供).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