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川普部分關稅政策違法 市場恐再掀波瀾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最新裁定,美國總統川普今年4月2日於「解放日」演說後宣布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多數屬於違法措施,且超越總統職權。判決同時指出,以打擊芬太尼走私為由,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所加徵的懲罰性關稅,也不具合法性。這項裁決重創川普核心貿易政策,使全球市場再添不確定因素。

《CNBC》報導,根據美國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估算,若川普的「對等關稅」全面生效,將影響高達69%美國進口商品,在法院裁決後,受影響比率可能降至16%左右。川普以《1977 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為依據,將美國貿易逆差定義為「國家緊急狀態」,並以此祭出大規模關稅。但法院以7比4判決,認為IEEPA並未授權總統擁有單方面課稅權限,該權力屬於國會專責。

這次裁決涉及範圍廣泛,包含逾60個國家進口商品,以及對印度、巴西課徵高達50%關稅,對其他多數國家設定10% 基準稅率;不過,法院允許這些措施暫行至10月14日,以便川普政府有時間上訴至最高法院。川普則在社群媒體上抨擊此判決,聲稱若裁決生效「將摧毀美國」。

值得注意的是,未受到這次裁決影響的關稅政策如下:

  • 鋼鋁關稅(Section 232):依《貿易擴展法》第 232 條,基於國安理由加徵的鋼鐵、鋁品關稅,最高稅率 50%,並於本月擴及 400 多項產品,並未受裁決波及。
  • 川普首任期間對中國實施關稅:川普首任期針對中國祭出的部分關稅,拜登政府延續,仍具法律效力。
  • 取消小額免稅制度:800美元以下進口免稅門檻正式取消,進口商與中小企業成本上升,該措施不在此訴訟範圍。

若最高法院最終裁定關稅違法,川普仍可動用《1974年貿易法》作為工具,但限制明顯,僅能課徵最高15%關稅,且期限150天,須經國會同意延長。

川普強調將上訴至最高法院,並可能擴大依賴「部門別關稅」避開訴訟。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政府正研擬再擴大鋼鋁相關關稅,以強化對製造業的保護。另一方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會議上表示,中印應該成為合作夥伴,印度總理莫迪也表態呼應。專家認為,在美國政策搖擺之際,中印互動可能對貿易戰帶來另一層面的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