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IAA慕尼黑車展盛大登場 歐洲車廠團結圍堵中國品牌壓境

圖/IAA Mobility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面對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歐洲攻城掠地,歐洲傳統車廠正掀起一波「產品大進擊」。《CNBC》報導指出,9月9日至14日在德國慕尼黑登場的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車展),包括福斯(Volkswagen)、BMW及雷諾(Renault)等歐洲大廠,紛紛推出新世代電動車,展現正面迎戰的決心。

福斯鎖定平價市場,發表小型純電概念車ID.Cross Concept,希望藉此鞏固在歐洲電動車市場的領先地位;BMW則首度亮相導入「超級大腦架構」(superbrain architecture)的iX3休旅車,藉由以中央電腦取代傳統硬體設計,強調軟體驅動的新世代思維;法國雷諾也不落於人後,帶來第六代Clio與Renault 5 Turbo 3E,後者更被市場被定位為首款電動「迷你超跑」。

荷蘭安智銀行(ING)運輸和物流產業資深經濟學家盧曼(Rico Luman)指出,近年中國品牌因數位功能受歐洲消費者青睞,歐洲車廠這波新車攻勢,正是要以技術升級搶回市場目光。盧曼進一步分析,福斯推動平價電動車正是核心戰略,預計將成為奪回歐洲市場的關鍵。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BYD)、小鵬(Xpeng)長期仰賴北京當局巨額補貼與產業鏈優勢,近年在歐洲市場快速擴張;根據統計,2009至2023年間,中國在電動車發展投入逾2,300億美元,再加上低人力成本、電池供應鏈完整及人民幣貶值,都讓其價格極具競爭力。

福斯集團執行長布魯姆(Oliver Blume)受訪時指出:「競爭對我來說是正面的,就像運動一樣,有強勁對手,你就得更好」。BMW執行長齊普策(Oliver Zipse)則強調,「這不是你輸我贏的比賽,而是全球汽車產業同步進行的發展」,齊普策認為產業鏈的國際連結性,是必須共同維護的價值。

德國汽車零件大廠Schaeffler執行長羅森菲爾德(Klaus Rosenfeld)受訪表示,這屆車展主要展現歐洲車業的自信與樂觀;羅森菲爾德不諱言,中國仍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車市場,「能在中國成功的企業,就能在全球成功。」

整體來看,歐洲車廠選擇在此時集體發表新車,不僅是要鞏固本土市場,更希望扭轉在中國銷售下滑的頹勢;隨著生產成本上揚、美國加徵關稅與供應鏈風險壓力,這場歐中電動車之爭,將持續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