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台灣學者胡萬炯博士出版新版著作 首先嘗試以「萬有理論」統一自然四大基本力

(圖/白象文化出版提供)

商傳媒|記者馬兆麟/綜合報導

台灣學者胡萬炯(Wan-Chung Hu)博士近期推出《統一場論》十周年紀念版以及《萬物理論》七周年決定版兩部著作,持續分享其多年來在物理、化學、地球科學與生物醫學領域的跨域研究成果。胡博士以台大醫學系背景,並取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免疫學博士學位(教育部公費留學),歷經中研院博士後研究與醫療臨床工作,現任慈濟醫學中心研究型主治醫師,同時兼任大學助理教授,曾任德國物理學會會員,長期投入基礎科學與跨領域探討。

胡博士的學術歷程豐富,曾獲教育部高中資優補充教材選用,其著作亦曾入選科技部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合辦之「科普力閱讀大賽」指定書目,並獲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專訪與書籍推薦。其出版作品多次由出版社或學界推薦角逐金鼎獎、中山學術著作獎,展現學術與科普兼具的特色。

在新出版的《統一場論》紀念版中,胡博士延續其對物理理論的思索,以四維時空幾何架構統合宇宙中質量、電荷、光壓等物理現象,並提出「旋力」概念來解釋天體運動如土星環為何穩定存在。他提出時間與空間量子化,賦予時間與空間嶄新的科學定義。他亦嘗試從霍金效應切入,試圖解釋暗能量與宇宙膨脹,試著用單一公式即重力場、電場、磁場、旋力場的乘積等於圓周率乘以熱力場乘以光速平方來提出統一場論方程式。

而在《萬物理論》新決定版中,胡博士則將原英文著作中關於化學、地科及生物的內容,濃縮整理後譯為中文,讓更多讀者能深入了解。他在書中提出新的決定版原子模型,嘗試解釋電子組態、化學鍵結與分子結構,提出了有別於量子力學之原子論;亦針對地震成因、地磁倒轉與生物演化滅絕提出新假說,並從神經科學探討人類意識與潛意識、及社會生物學角度探討生物德行源起與提出免疫系統完整架構,相關免疫學研究亦已發表於知名國際期刊。胡博士以四維時空架構提出基本粒子新SU(5)模型與萬有理論新SO(10)模型,嘗試統一了所有基本粒子,將粒子、場、波動、時間與空間納入同一矩陣,也嘗試統一了重力、電磁、強力、與弱力,也嘗試統一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與標準模型。若能成功,此萬有理論有望統合古典力學、電磁學、熱力學、波動力學、聲學、光學、流體力學、基本粒子以及相對論,且此萬有理論預印本論文已被國際高能物理資料庫(INSPIRE-HEP)收錄。

胡博士的著作獲得國內外多所大學教授與研究人員推薦,涵蓋物理、數學、化學及生物醫學等專業領域。相關新理論雖仍有待國際學界持續檢驗與討論,但其跨領域嘗試與研究熱忱,已引起不少專家學者的重視與興趣。希望這些作品能提供科學愛好者、學生及研究人員新的思考視角,激發更多探索宇宙與自然科學奧秘的可能性。若能成功驗證,這個典範轉移的科學革命有望成為科學界的台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