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張瑞珊/綜合報導
近期反詐宣導影片,由藝人白冰冰出演誇張卻真實的詐騙場景,生動演繹「假法院」、「假警察」等套路。影片中,詐騙集團利用「偵查不公開」、「監管帳戶」等專業用詞,逼真呈現犯罪手法,提醒民眾:這些不是戲,而是每天都在發生的詐騙。
常見詐騙手法:假冒公務機關
近年來,假冒公務機關的詐騙案件層出不窮。詐騙集團經常利用市話、自動語音或是手機視訊,冒充健保局、醫院、中華電信,甚至假扮法院或警察局人員,聲稱民眾遭冒用身分,涉嫌刑案或金融犯罪,藉此製造恐慌。
常見的伎倆包括:假借「法院監管財產」為名,誘使民眾交出帳戶或進行匯款;假稱要做「電話筆錄」、「視訊筆錄」,藉機套取資訊;甚至搬出「偵查不公開」等專業名詞,讓被害人不敢多問。
為了增添「真實感」,詐騙集團還會製作偽造的「法院公文」,要求民眾到超商收取傳真,讓假戲演得更逼真。許多受害者在層層話術下陷入圈套,不僅個資外洩,財產也可能一夕蒸發。面對這些手法,刑事局特別澄清:
●法院通知:一律採書面公文,不會用電話、簡訊或LINE傳送,更不會要求民眾臨時轉帳。
●警察筆錄:必須到派出所或警局親自進行,絕對沒有「視訊筆錄」或「電話筆錄」。
●偵查不公開:雖然是真實法律用語,但若有人以此為理由,拒絕解釋或不允許告知親友,就是典型詐騙話術。
換句話說,任何要求交出帳號、監管財產、不能告訴親友的「官方來電」,百分之百是詐騙集團的欺詐手法。
防詐三大守則:記住就能保護自己
刑事局呼籲民眾牢記防詐三大守則:
1. 不聽信:來路不明的電話或訊息,或是自稱政府單位、銀行、法院的陌生來電,先存疑再查證。
2. 不提供:不輕易提供個人資料、帳號、密碼、簡訊驗證碼。只要對方要資料,就該懷疑。
3. 馬上求證:165反詐騙專線專人24小時服務,或是上165防詐儀表板能即時協助判斷真假。
一旦發現可疑狀況,務必先冷靜,掛斷電話後再主動聯繫相關機關求證,千萬不要依照對方指示操作。
別讓「誇張戲劇」變成「現實悲劇」
白冰冰在片中呼籲:「遇到自稱法院、警察、健保局的電話,不要急著照做,要先冷靜確認!」。
詐騙集團利用的就是人們的恐慌與信任,一旦被關鍵字嚇住,就容易失去判斷力。刑事局再次提醒,真實的政府機關辦案流程,絕對不會出現「電話筆錄」、「監管帳戶」、「偵查不公開不能告訴親友」這些橋段。全民一起提高警覺,才能讓詐騙無所遁形!
文/陳逸群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