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金價已飆升至每盎司逾4,000美元歷史新高,顯示市場避險需求強烈。全球知名避險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指出,在地緣政治緊張與財政赤字惡化的背景下,投資人應將投資組合中高達15%的資產配置於黃金。
《CNBC》報導指出,達里歐近日於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舉行的「格林威治經濟論壇」(Greenwich Economic Forum)中表示看法,指出黃金是「投資組合中極佳的分散化資產」。達里歐進一步從策略性資產配置角度論述,「若以歷史回報與避險特性來看,約15%的資產應放在黃金上,因為它能在其他傳統資產下跌時發揮保值作用。」
根據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12月期金報價,金價週二收於每盎司4,026.9美元,上漲22.5美元(+0.56%)。今年以來金價累計漲幅超過五成,反映市場對全球債務風險、通膨壓力與貨幣貶值的疑慮。
達里歐將當前的經濟環境比喻為「1970年代的翻版」,當時高通膨與美國政府巨額支出,削弱市場對法定貨幣與債券的信心。達里歐直言:「當你持有現金或債券時,這些工具本質上是債務憑證,但如今債務供給過多,已不再是有效的儲值工具。」
傳統理財顧問常建議「60/40投資組合」(股票60%、債券40%),而黃金等商品資產僅占低個位數比重,主因是黃金「不具收益性」;然而,達里歐認為在貨幣貶值與地緣風險升高時,黃金可發揮獨特的防禦效果,同時強調:「黃金是唯一一種你能完全持有、無需依賴他人履約的資產。」
除了達里歐,雙線資本(DoubleLine Capital)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近日亦呼籲投資人提高黃金持有比例,甚至可達25%。岡拉克預期,隨著通膨壓力持續與美元走弱,黃金將繼續受到青睞。
市場分析指出,黃金今年強勢上攻主要受三大因素推動:
- 全球主要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提升需求。
- 美國財政赤字與國債規模創新高,引發對債券市場信心下滑。
- 中東及東歐地緣衝突升溫,避險資金湧入實體資產。
部分專家認為,若美國聯準會於2026年前啟動降息周期,實質利率下降將進一步推升黃金吸引力。華爾街多家機構同步預測,若通膨維持高檔、美元持續疲軟,金價有機會挑戰4,500美元關口;但美銀逆風提醒,黃金正面臨「上升趨勢疲乏」,可能在第四季出現「盤整或修正」,敦促投資人對追高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