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馬兆麟/綜合報導
2025 年在日本關西地區舉辦的世博會(EXPO 2025 Osaka, Kansai, Japan) 不僅是全球焦點,更成為台灣與日本產業、文化與創新交流的新契機。今年八月,隨著文化部與國發會分別舉辦的「We TAIWAN 台灣文化 in 大阪.關西世博」與「2025 Taiwan Tech Week」登場,雙方交流熱度持續升溫。而在九月初,由 創新港灣 StartUP Harbor 所主辦的「2025 跨界資源整合會議 – 京阪大會 OVERSEA DEMO SHOW 2025」正式接力舉行,成為今年台日創新鏈結的最高潮。
該次活動由港灣天使系統策劃執行,集結了四十位以上的台灣新創企業家、學研代表與創業導師組成「跨域創新代表團」,橫跨大阪至京都七天行程,透過參訪、交流與發表,展現台灣創新力量如何跨界落地日本,建立國際合作的新典範。
大阪世博 × 台灣文化 × 科技交流
代表團首站來到 大阪世博 Tech World(台灣館),現場人潮踴躍,為本屆受矚目的熱門場館之一。台灣館以科技互動展示與文化體驗為設計重點,展現創新如何成為文化輸出的新語言;包括「智慧製造」「永續創意」等主題區,象徵台灣創意正成為全球永續科技的重要一環。來自台灣的參訪團隊也透過中、英、日等多語優勢,協助遊客理解展區文化特點與展覽背景,能以此形式參與和支持團員們皆深感榮焉。
世博參訪結束後,團員前往大阪地標「海遊館」,參與特別安排的「台灣餐飲交流晚宴」。由「台灣食味」餐飲集團攜手嘉義名店 林聰明沙鍋魚頭,將道地台式料理帶到日本;創辦人並現身分享品牌如何以標準化流程與品質管理,在海外重現風味、突破難關。這不僅是味覺饗宴,更是一堂品牌跨海的經營實例課,展現「文化即產業、餐飲即外交」的可能性。
走進京都創新之森 KOIN
第二站,代表團移師京都,拜訪 KOIN(Kyoto Open Innovation Network)—京都智慧產業創造之森。該基地由京都府與產業界共同設立,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創業加速平台之一,每年吸引上百個創新專案,聚焦於產學整合與智慧產業轉型。
在此次交流中,KOIN 新創推進部次長 金山裕喜(Mr. Kanayama Yuki) 親自接待並發表專題演講,介紹京都如何透過跨產業共創機制,讓「傳統工藝 × 次世代技術」成為新創成長的驅動力。金山次長指出:「京都的新創能量來自於開放與合作。從工藝、文化到 AI,每一項技術都在互相連結。」他也表示,從全日本的新創孵化數據觀察,京都長期是新創落地的熱門選擇,並對台灣代表團的到訪致意歡迎。
跨界整合會議 × 國際評審共聚一堂
活動核心高潮,落在 「2025 跨界資源整合會議 – OVERSEA DEMO SHOW 2025」。該次會議於京都經濟中心舉行,邀請日本知識製造研究集團 Leave a Nest 擔任協辦與評審團。
現場特別邀請 Leave a Nest 菲律賓分部執行長 Dr. Yev 與日本新創戰略部代表學者 Nami 小姐 發表演說。
Dr. Yev 指出:「關西地區擁有多元文化與製造業基底,是台灣新創的理想試驗場。我們期望透過『知識製造(Knowledge Manufacturing)』,讓合作成為真正的生產力。」
Nami 小姐強調:「改變世界的關鍵,不只是技術,而是信念。」她以「信念 × 實踐 × 教育」為題,闡述創業成功的底層心法。
此外,來自香港並以台灣為研發基地的跨國圖資公司 MAPXUS(蜂圖科技) 共同創辦人兼 COO Mr. Ocean Ng 亦親臨演講。該公司為 Apple 亞洲區合作夥伴,並獲 川崎重工(Kawasaki) 投資;其圖資系統已在全日本國內的 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 完成建置並商轉,該公司為近年亞洲跨國新創的指標案例。Ocean 先生以「城市圖資的在地化策略」為題,分享落地日本市場的核心在於技術之外的文化理解與長期信任,並解析亞洲智慧城市的最新趨勢。
台灣三大新創團隊登台亮相
在 DEMO SHOW 環節中,三組台灣新創代表團正式登場:
1.CocoMart 可可食集 —— 為餐飲業打造的一站式 SaaS 採購與供應平台,整合叫貨、對帳與媒合流程,協助餐飲業者降低採購成本、提升效率。
2.Wildfire 野火計畫 —— 結合 AR 擴增實境與劇本遊戲的創新團隊,致力以 Web AR 技術重構景區導覽與沉浸式體驗。
3.中山醫學大學視覺研創 —— 專注於眼睛保健與視覺醫療科技發展的學研新創團隊,展示新世代醫療創新的潛力。
三組團隊針對「落地日本市場策略」與「國際合作構想」進行簡報,獲評審與觀眾熱烈迴響,展現出台灣新創的創意、勇氣與行動力。
Garage Minato:創意與製造的交會點
活動第三天,代表團參訪位於大阪港區的 Garage Minato(成光精密株式会社),這是一個專為新創與研究者設計的「創意實現工廠」。空間結合創客文化與製造技術,提供開放式工作坊與快速原型設備,鼓勵跨界協作。其理念為:「唯有讓研究者、工匠與新創彼此理解,創意才能化為現實。」
現場展示成功案例 「Sakugoe」(新式棒球擊球基座),以傳統技術結合創新設計,成為 Garage Minato 的代表作品。此案例啟發在場台灣新創,凸顯「創新不只是科技,更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現場亦有來自台中的扶輪社友表達訂購意願,期盼將此訓練裝置捐助台灣國小棒球社團,雙方隨即展開熱烈交流,蔚為佳話。
國際舞台亮相 × CCSP 系統發表
最後一站,創新港灣 StartUP Harbor 代表團登上 「超異分野學會大阪大會」 的國際舞台。該活動由 Leave a Nest、SCIENCE CASTLE 與 TECH PLANTER 等國際級機構共同推動,採跨領域、跨年齡、跨國別之開放形式,邀請來自 17 個國家的團隊發表最新研究、計畫與新創成果。創新港灣團隊非常榮幸受到邀請,成為台灣代表隊伍參加展演與發表活動,會中代表團向 Leave a Nest 社長暨 COO 高橋修一郎 先生與多國創業代表,介紹台灣自主開發的 「CCSP 商船模型系統(CORP. & COOP. SAIL PLAN)」。該系統以「船型圖」視覺化企業的十二資源區塊與六大資源節點,協助資源配置與運營狀態揭露,已在多個加速器與創業課程中實作,協助新創建立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並進行市場驗證。此次在日本的跨國展示,象徵 CCSP 系統正式走向國際舞台,也為台灣創業教育輸出寫下新里程碑。
從文化到科技,從理念到行動
整體活動歷時七日,串聯大阪與京都兩大城市,走訪文化、製造、創業與科技現場。無論是 林聰明沙鍋魚頭 的品牌出海、Garage Minato 的工業創意,或 Leave a Nest 的知識製造理念,都揭示一個共同命題——「跨界」不再是形式,而是新創的日常。
港灣天使系統執行團隊表示:
「這次活動讓我們看見台灣新創的實力,也見證日本創業生態的成熟。我們期待在 2025 大阪世博會閉幕前,促成更多跨境合作專案,讓台灣成為亞洲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
「創新港灣 StartUP Harbor」為港灣天使聯合會所運營之跨領域新創整合加速平台,致力於連結台日創業生態圈,推動新創團隊在亞洲市場的落地與擴散。平台旗下包含台北、台中、高雄、曼谷與吉隆坡的天使俱樂部社群;新創加速工具 CCSP(商船模型系統);以及品牌跨境落地加速器 OBLA(Overseas Brands Localized Accelerator)。三者共同構成亞洲創新生態的補給、修整與升級樞紐,是為「港灣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