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保意識抬頭與永續理念推動下,台灣迎來寵物善終的新選擇——水化技術。由「暮浴寵物水化善終中心」率先引進的水化處理方式,主打低碳排放與環境友善,為毛孩打造溫柔告別的同時,也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隨著政府推動環保葬政策,台灣目前已有樹葬、植存、花葬、海葬與灑葬等五種環保葬形式。近期,一種新興技術「水化」逐漸受到關注,雖尚未納入人類遺體處理範疇,但已在寵物善終領域展開實踐。
「暮浴寵物水化善終中心」位於新北市汐止區,由執行長楊奇軒領軍,團隊自主研發水化設備並在台灣製造。水化技術透過鹼性水解,將遺體脂肪與組織分解為無害的有機化合物,最終液體僅含鹽與胺基酸,可安全排入下水道或用於灌溉。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水化比傳統火化減少35%溫室氣體排放,並節省高達90%的能源。
楊奇軒表示:「在國外,稀釋後的水化液常用於高爾夫球場或草坪灌溉,性質類似氮肥,也可用來澆花。」他強調,暮浴希望在珍視生命的同時,提供飼主更溫和且環保的告別方式。
然而,水化技術的推廣仍面臨挑戰。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尤恩民指出,水化系統尚未普及,法律規範、成本負擔及文化接受度是三大障礙。他建議政府提供補助,並強化社會溝通與設備普及性,才能逐步推動水化技術的全球化應用。
楊奇軒期盼,透過政府與業界的攜手合作,以及飼主的支持與選擇,能讓水化技術在台灣更廣泛落地,為寵物打造溫柔告別,也為地球永續開創新局。
這篇文章 寵物善終新選擇 水化技術打造低碳永續告別儀式 最早出現於 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