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善用「護眼護照」 守護國小學童視力 北市167家合約醫療院所可預約

商傳媒|記者馬兆麟/台北報導

近視是一種一旦發生就無法回復的疾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臺北市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家長,守住學齡前期至學齡期的近視防治關鍵期,善用「護眼護照」1年1次的專業視力檢查服務,提醒114年還未檢查者,於12月31日前到臺北市167家眼科合約醫療院所預約專業視力檢查,檢查項目包含散瞳前後驗光、裸視視力、最佳矯正視力、裂隙燈檢查等,遠離高度近視、迎向清晰未來!

規律檢查+散瞳驗光=守住視力黃金期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建華局長表示,臺北市102年起首創「國小學童高度近視防治服務」,提供設籍或就讀臺北市國小1至6年級學童享有1年1次免費專業視力檢查,不同於學校健康檢查使用E字表檢查,學童持護眼護照(或護眼卡)至眼科合約醫療院所,由專業醫師進行散瞳前後驗光、裸視視力、最佳矯正視力、裂隙燈檢查等檢查,並提供衛教及矯治建議。鑑於「幼兒園大班升小一」是兒童發生近視的三大高峰之一,113年起更擴大服務至學齡前兒童,提供「臺北市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服務」視力篩檢疑似異常的兒童1次免費視力複檢,協助學齡前及學齡兒童家長有效掌握孩子視力狀況及養成定期視力檢查習慣!

隨著3C產品普及,孩童近距離用眼的時間不知不覺增加,若沒有家長適當引導與保護,可能會導致近視提前發生、甚至持續惡化。依據教育部公布113學年度國小學生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視力不良率隨年級增加而提高,國小六年級視力不良率已超過60%;而年紀越小就近視,越有可能在日後成為高度近視患者,發生視網膜剝離、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的風險也隨之升高,兒童近視問題不容忽視!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部王一中醫師指出,散瞳後驗光是為了讓睫狀肌放鬆,避免睫狀肌因為調節的因素而影響驗光測得的度數,特別是小朋友的眼睛比較容易緊張緊繃、睫狀肌的調節能力較強,如果沒有散瞳驗光,呈現的是因為睫狀肌收縮而引起的「假性近視」。因此散瞳後驗光能更準確掌握孩子真實視力狀況!

走出戶外動起來 落實護眼密碼853240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兒童視力保健介入計畫之實證研究發現,每週從事戶外活動達11小時的學童,近視發生機率減少55%;每週日照時間超過200分鐘,則可以降低近視風險將近一半!皆顯示戶外活動是近視的保護因子之一。王一中醫師表示,在寬、廣、遠的戶外環境,能讓眼睛的睫狀肌放鬆,加上陽光的自然光線能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球軸長增長,以減少學童近距離用眼的負面影響。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邀請家長與孩子一起落實「護眼密碼853240(幫我刪惡視力)」,睡滿「8」小時,每日「5」蔬果,坐姿「3」直角—靠椅背、腰挺直及腳掌、小腿、大腿、身軀接近直角90度,戶外活動「2」小時,避光害少「4」電—電腦、電視、電玩及手機,3「0」1「0」護眼原則—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相關護眼衛教資訊,請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高度近視防治專區(網址:https://reurl.cc/eEj4aQ);「護眼護照」使用問題,歡迎來電洽詢1999市民熱線(外縣市請撥打02-27208889)分機1817、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