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報導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公布10月營收年增16.9%,寫今年2月以來最慢增速,市場對此解讀為:AI晶片需求高漲後的首波降溫訊號。
根據公告,台積電10月營收約新台幣2,436億元,雖維持雙位數成長,但增幅較前幾月明顯放緩。市場分析指出,AI伺服器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依舊強勁,但先前因大量拉貨推高基期,使短期增速出現自然回落。
《彭博》報導指出,分析師平均預期台積電本季營收將年增約16%,顯示市場仍公司維持溫和成長的能力仍具信心;不過,投資人也密切關注AI相關訂單是否出現遞延現象,尤其是輝達(NVIDIA)與超微(AMD)等客戶在新晶片平台導入期間的需求轉換期。
雖然營收成長趨緩,台積電股價自今年初以來仍累計上漲約37%,反映市場持續看好其在先進製程領域的壟斷地位。法人認為,AI、汽車電子與高效能運算仍將是未來主要成長動能,但短期波動難免。
台積電8日舉行運動會,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再度快閃來台共襄盛舉,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對員工信心喊話,「台積電今年營收及獲利又創新紀錄,這都是同仁努力的成果,且不只是今年,以後每一年我們都會創新高」。
回顧台積電10月法說會,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當時透過臉書發文盛讚,「台積電第一次用紀律discipline來形容以後的投資,也第一次提到終於要研究客戶的下游客戶的需求,感覺是在AI市場一陣瘋狂聯盟送錢下大單後撒下一盆冷水,要我們投資人冷靜一點,也注入了一股清流」,陸行之當時直言「我喜歡神山今天的保守」。
部分分析師指出,隨著AI伺服器供應鏈投資高峰接近,市場逐步進入理性階段,「AI泡沫化」雜音開始浮現,若下半年全球景氣或消費電子需求未明顯回升,台積電可能面臨成長動能趨緩的挑戰;不過長線觀點仍偏正面,隨著3奈米與2奈米製程量產計畫推進,以及蘋果、高通與輝達持續下單,台積電在技術與市占上的領先優勢仍難以撼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