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展國際合製專題論壇:PHI藝術中心新媒體主管Myriam Achard、希臘Onassis基金會數位發展與創新部主管Prodromos Tsiavos分享與臺灣團隊共創「之間」的歷程(巴文中心提供))
【WoWoNews】第31屆日內瓦國際影展(Genev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GIFF)昨(9)日圓滿落幕,臺灣原創影視與沉浸式作品在4個官方單元亮相,表現亮眼,包括VR電影《貝殼島》入選「虛擬疆域」(Territoires virtuels)官方XR策展單元、犯罪懸疑影集《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入圍國際影集競賽、臺法共製XR作品《魔幻歌劇院》入圍國際沉浸式內容競賽,以及河床劇團演出的《之間》入選官方提案大會,展現臺灣影視創作多元能量與跨國合作成果。
在文化部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的支持下,《貝殼島》製片陳嘉妤與《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製作人陳昱俐親赴瑞士,現場與觀眾及業界人士面對面交流熱烈,暢談作品製作過程與拍攝歷程,氣氛熱絡且充滿共鳴。
((左起)巴文中心秘書邱崇軒、駐日內瓦辦事處處長李冠德、貝殼島製片陳嘉妤、日內瓦影展藝術總監Anaïs Emery、VR導演謝文毅於數位之夜合影(巴文中心提供))
《貝殼島》由張昊元、魏斈穎、柯佳彣執導,作品改編自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的真實經歷,結合紀錄片敘事與皮影戲表演,透過虛實交錯的沉浸式影像語言重現歷史記憶。陳嘉妤表示,先前參與臺法XR大型合製作品《黑》的經驗,讓她更深刻理解影像如何跨越文化疆界,此次透過《貝殼島》,得以向歐洲觀眾介紹屬於臺灣的真實故事,意義深遠。陳嘉妤提到影展開幕時心情緊張,不確定瑞士觀眾是否能理解這部作品,但來到影展才驚喜發現場場客滿,一位難求。許多觀眾看完後深受感動,這個來自臺灣的故事能在瑞士引起共鳴,對她與製作團隊而言意義深遠。
((左起)日內瓦影展行政總監Audrey Olivier Murault、製片陳昱俐、導演周東彥、巴文中心秘書邱崇軒等合影(巴文中心提供))
曾擔任多部影視作品編劇的陳昱俐,以製作人身分推出影集《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映後座談中,面對觀眾詢問創作起心動念時,陳昱俐表示,自己從事電影編劇工作10多年,大多為導演服務。5、6年前讀到《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同名小說,立刻確信是自己想親手拍攝的故事,影集編劇歷時近3年,期間歷經母親離世與人生轉折,但不變的是對影視創作的熱忱和信念,動人經驗引起現場觀眾廣大迴響。
臺法共製XR作品《魔幻歌劇院》由HTC Vive Arts、巴黎歌劇院與法國團隊Backlight合作製作,帶領觀眾穿梭巴黎歌劇院空間,體驗歌劇經典樂曲與場景,多人同時體驗,許多觀眾驚嘆是前所未有的體驗。GIFF總監Anaïs Emery提到,放映這部作品需要極高的技術門檻與空間條件,突顯臺灣在沉浸式創作軟、硬體層面的國際領先地位。
影展同期舉辦的「日內瓦數位市場展」(Geneva Digital Market)邁入第13屆,今年選出河床劇團作品《之間》在內的4部國際XR新作,並舉辦針對瑞士境內潛在合作場館的提案媒合會議「Immersive Connect Sessions」,該作品在影像創新與跨界融合表現亮眼,獲得多個影視機構,甚至表演場館的關注。
.jpg)
.jpg)
巴文中心秘書邱崇軒、駐日內瓦辦事處處長李冠德、貝殼島製片陳嘉妤、日內瓦影展藝術總監Anaïs Emery、VR導演謝文毅於數位之夜合影(巴文中心提供).jpg)
日內瓦影展行政總監Audrey Olivier Murault、製片陳昱俐、導演周東彥、巴文中心秘書邱崇軒等合影(巴文中心提供).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