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吳安妮/嘉義報導
嘉義市擁有全台密度最高的廟宇群,廟埕文化深植生活,是城市歷史與信仰交織的縮影。嘉義市政府民政處長林家緯表示,嘉義以「善」為名,廟宇文化不僅見證城市發展,更是藝術、教育與觀光的核心資產。市府近年推動「來嘉跑TEMPLE」宗教文化導覽活動,結合科技與文化創意,讓信仰體驗成為旅遊新亮點。今年活動串聯17間廟宇與鄰近商圈,帶動周邊觀光與商機。未來將持續推動廟宇智慧導覽與多語數位化服務,打造嘉義成為「宗教文化旅遊城市」的典範。
林家緯指出,嘉義舊城區自清領時期以來即為宗教與商業的交會點,全市立案廟宇多達149座,僅需步行即可串聯多座古廟與老街。嘉義的廟宇多以「地方善文化」為核心,呈現出信仰融合與公益並行的特色,從佛教、道教至天理教、天主教等多元信仰並存,展現宗教包容與城市歷史厚度。「香客變遊客、遊客變香客」的雙向互動,已成為嘉義觀光新模式。
在嘉義眾多廟宇中,九華山地藏庵具有特殊歷史地位,為全台最早主祀地藏王菩薩的宗教場域,自康熙年間建立至今逾三百年。廟宇七層蓮花寶殿氣勢宏偉,一樓祀十殿閻王,二樓為主神地藏王菩薩殿,樓層自下而上分別供奉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與藥師佛等,象徵救苦救難與大願精神。每年農曆七月底舉辦的「盂蘭盆拔薦超度暨長生消災法會」為嘉義地區重要宗教盛事,香火鼎盛。庵前昭忠祠則紀念諸羅義民英靈,2025年竣工的大型交趾陶「諸羅復城記」由大師呂勝南創作,成為嘉義宗教藝術的新地標。

林家緯建議旅客造訪地藏庵時,可順遊周邊景點,如步行5分鐘可抵達的檜意森活村,感受日治時期檜木建築群的林業風華;再前往北門車站體驗阿里山森林鐵路文化;或至中央噴水圓環探訪百年老店新台灣餅舖,品嚐嘉義傳統菓子。這條「宗教文化+文史老街」路線,是外地旅客最具人文深度的散步行程。
另外,嘉義文財殿位於嘉義市區,是當地結合傳統信仰與現代管理最具代表性的宮廟之一。該廟主祀文財神比干,是台灣少數以文財神為主神的廟宇,更是全台文財神的開基祖廟。文財殿特色鮮明,包含天公爐在內的所有香爐皆為元寶造型,而主神腳下更有象徵富貴的金孔雀公,深受信眾喜愛,香火終年鼎盛。文財神特別庇佑從事公職、銀行、會計、內勤及金融等文書性工作的信徒,是文職人員心目中重要的財神。

該殿以「文化教育」為核心,長年推動學生獎助學金、弱勢家庭扶助及各類藝文活動,多次獲內政部宗教公益表揚。面對信眾年輕化與數位潮流的趨勢,廟方設立專責團隊經營 YouTube、TikTok 等社群平台,拍攝短片介紹神明故事與公益活動,成功吸引年輕族群關注。未來,文財殿將持續在「數位導覽」、「文創公仔設計」與「公益資訊公開」三大方向深化發展,讓傳統信仰不僅留在廟埕,更能跨越世代、融入城市生活。
而在市區商圈方面,林家緯推薦以東市場商圈與二通商圈作為遊廟後的延伸路線。東市場鄰近城隍廟與雙忠廟,擁有百年市場建築與多家傳統名攤;而二通商圈(中正路)則串聯西安宮、土地公廟等古蹟,融合嘉義「木都」文化與新興青創能量,展現城市的歷史與創新魅力。此外,西市場青創區聚集許多年輕創業者與特色咖啡館,成為嘉義文化世代交融的代表場域。
林家緯指出,嘉義市政府積極協助在地廟宇導入數位化與智慧導覽,推動「來嘉跑TEMPLE 數位廟公帶你玩」計畫,提供中、英、日、韓及台語等多語服務,有效解決導覽人力不足的問題。民眾只需以手機掃描QR碼,即可即時查詢廟宇歷史、主祀神明與周邊美食資訊。此舉不僅讓外國遊客更容易親近台灣的信仰文化,也大幅提升嘉義整體的觀光體驗。
除宗教觀光外,也推薦嘉義的庶民美食。「來嘉義不能不吃雞肉飯,這是嘉義人的驕傲」,更提供在地人的專業吃法「肉片飯」值得嚐鮮;嘉義涼麵獨具美乃滋風味,豆花加豆漿的吃法更是地方特色。若想感受夜間氛圍,文化路夜市更是全台人氣第一的夜市,集結了雞肉飯、砂鍋魚頭與豆花老店,讓遊客在信仰文化之外,也能品味嘉義的生活味道。
林家緯提及,嘉義的宗教觀光是歷史、文化與生活的整合成果。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廟宇數位轉型、青年導覽與國際交流,深化宗教文化觀光鏈,讓嘉義不只是「廟多的城市」,更是能讓人感受信仰溫度與文化深度的旅遊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