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朱立君/台中報導
神岡區公所於11月15日假無極天元宮旁休耕田地盛大舉辦「2025 神岡文化季—女神戰艦 底佑之光 Live晚會」,吸引超過 3,000名市民與信眾參與。活動以「媽祖領航、信仰成舵、文化聚力、全民守護」為主軸,透過客底人文傳承、全民國防教育與多元藝文演出,共同打造一場兼具文化厚度與城市溫度的年度盛典。

今年神岡文化季壓軸以「戰艦」作為象徵意象,寓意信仰是舵、文化是帆、人民是力量之源;在媽祖女神的庇祐下,神岡以行動匯聚光芒,展現在地人文的多層次量能。活動由一早的無極天元宮遶境祈福揭開序幕,由萬興宮、瞻雲宮、神岡新和宮、穎德宮、順濟宮及在地香陣組成的祈福隊伍,以步行與車遊方式迺庄、沿途家戶齊備香案的傳統儀式凝聚城市情感。而獨具特色的六宮廟媽祖同行祈求合境平安,也讓信仰成為城市的光,是神岡最具代表性的庶民信仰景象。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致詞表示,晚會以「女神戰艦・海陸護佑」為儀式核心,舞台上的發光繽紛流沙與現場民眾手持閃亮應援星光棒合體,象徵媽祖天后庇佑庄民、戍守疆土的靈光啟航!! 儀式不僅重現信仰的莊嚴,更轉化為全民共享的心靈力量,讓民眾於聲光流動間,體會信仰不只是祭祀儀式,更是祝福與感恩的具體行動。由「靜」入「動」,信仰化作良善的具體行動,引領人心共鳴的「女神戰艦」光芒亮起,傳統宗教信仰在當代城市中重新匯聚,為神岡點上一盞最堅定的平安之光。

經發局長張峯源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晚會並捎來肯定與祝福:「神岡的文化力量來自土地的歷史、信仰的堅韌與居民的熱情。多元族群文化是神岡人文發展的基礎,媽祖信仰更像是恆久以來守護這片土地的母親,而全民國防則是這個時代每一個人的責任。」今日的活動緊扣信仰、人文與國防三元素,相信是城市推動「文化治理」的良好示範,也是了解地方文化價值、提升民眾參與及信仰、文化教育的具體展現。活動從下午3時開始至晚會結束,長達6個多小時,非常豐富充實的內容,祝福大家都能在神岡的星光下度過美好周末夜晚。
客委會副主委魏瑞伸致詞表示,神岡早期由客籍先民張達京拓墾而起,隨歷史流變與後至的福佬族群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獨特的「客底文化」。今年特別將此脈絡融入活動之中,使在地「人文發展史」得以在節慶藝文裡同步被重溫與複習,以提升整體社會對多元族群的認知,增進交流互動模式,展現在地文化多樣性與豐富性,意義非凡。
民政局指出,神岡文化季壓軸特色亮點之一,在於將全民國防教育以「全民皆可參與」的方式融入活動。在下午場活動內容中規劃的「全民小神兵特訓營」、「未來神兵-無人機飛行對戰」、「神將模擬戰-彩彈障礙體驗」等單元,讓不同年齡層皆能在安全又趣味的互動中認識防衛科技與基礎國防觀念。許多家長攜著孩子,穿梭於關卡間,興致高昂地體驗無人機操作等,從科技視角理解現代國防,實際感受「國防不在遠方,而在生活中」的精神,透過活動的舉辦,不僅強化民眾正確的全民防衛觀念,更有助於培養守護家園、勇於承擔保衛國家安全的責任。
神岡區長梁益明表示,信仰帶來凝聚,文化帶來理解,而全民國防則讓「守護家園」真正成為全民語言,因此2025神岡文化季歲末場次,更像是一次以文化教育深化公民意識的機會。客底文化是神岡人文底蘊的根基,本次活動更是以土地記憶在生活中重生,進而規劃「女神糧倉」與「Hakka 藍・Hakka 木・Hakka 米」等手感體驗區,操作風鼓機、藍染布巾、木工手作、吹海螺等互動方式,引導市民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生活智慧。許多家長表示,透過親手實作,推動在地人文的世代傳承,深化認同感。

神岡區公所提到,今天星光晚會特別在稻作休耕的農田展開,入場貼心的將「客家米食」、全民國防觀念、神明護農等意象結合,設計「神兵享客味 伙房補戰力」單元,提供美味客家米食,讓參與者以味覺感受文化底蘊。歌聲與信仰交織成的晚會,邀請了金曲歌王-許富凱、台中溫暖女力-魏嘉瑩、經典流傳-南方二重唱、熱血Hakka 台灣首支客家龐克樂團-粹垢TRAEGO 樂團、長青爵士-松宥大樂團及在地傑出演藝團隊-瓊瑢舞蹈團(客家舞蹈) 等,藉由多元演出的金曲陣容,串連不同年齡層與族群的情感記憶。從舞出 在地人文、情感吟唱、流行節奏,呈現百變風格的舞台能量,表演藝術成為跨世代共賞、跨文化共鳴的橋樑。期盼以聲為橋,以樂為心,讓音符串起神岡人的集體記憶與情感認同。
今日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楊瓊瓔、經發局長張峯源、客委會副主委魏瑞伸、民政局副局長陳寶雲、文化局專委潘美君、市議員羅永珍、神岡區長梁益明、潭子區長劉汶軒、天元宮主委王仁男、市議員徐瑄灃、周永鴻、蕭隆澤、吳呈賢、吳建德、賴朝國均派代表出席參與盛事,共同為今年神岡文化季畫下圓滿的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