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彭耀/台北報導
根據最新發表的亞洲企業問卷調查顯示,亞洲的傳播與公關從業人士以樂觀、負責且更具策略性的態度擁抱當前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AI)。近六成的受訪亞洲企業認為,AI對傳播工作具正面影響,主要應用於內容開發、趨勢分析與績效衡量。台灣的受訪企業則更重視將AI 應用於溝通內容的個人化,以達成精準溝通的傳播效果。這份調查,由亞洲獨立公關公司聯盟One Asia Communications(OAC)所委託,於今年9月間進行。
由台灣的精英公關集團所參與的OAC聯盟,日前與RB Consulting 合作,針對 12 個亞洲市場近 300 位企業內部的傳播與公關專業人士進行問卷調查,並將研究結果撰寫成《2025 亞洲公關專業人士 AI 應用現況》白皮書,於日前在曼谷舉行的One Asia Communications 年度論壇正式發表。這是第一份由獨立公關公司聯盟主導的亞洲市場AI應用研究報告,深入剖析 AI 如何重塑亞洲的傳播生態,亦分析各市場的AI應用情況。
亞洲企業正面看待AI對傳播工作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的亞洲企業受訪者肯定AI 對傳播工作具正面影響。除了在內容產出、趨勢分析與績效衡量等方面的應用,亞洲企業的行銷團隊已開始運用 AI 進行受眾分析與創意優化,企業溝通團隊將 AI 納入利害關係人盤點、聲譽追蹤與議題預測管理,而公關主管則是開始引導組織審視AI應用對倫理、聲譽與社會層面帶來的影響。
台灣企業重視溝通內容個人化與資安
AI工具已逐步整合進台灣企業的公關作業流程中,高達七成的台灣企業將AI 應用於溝通內容的個人化,比例遠高於亞洲市場。精英公關集團總經理張志聖分析,「這突顯了台灣市場規模雖小但競爭激烈的特性,精準溝通是品牌能在競爭中突圍的關鍵。AI 驅動的個人化溝通與行銷能讓企業更貼近消費者,增加互動與品牌好感度。」
在AI的應用上,台灣企業最關注的議題是資料安全與隱私,近八成的受訪者對此表達了憂慮。這也反映在AI導入的障礙上,56%的台灣企業將資料安全風險視為推動 AI 廣泛應用的主要阻礙,較亞洲平均值高出近 20 個百分點。
另一項台灣與區域的明顯差異在於,逾半的台灣企業關注AI演算法與產出結果的偏誤。張志聖指出,「台灣高度多元化的媒體與公共論述環境,社會更要求語言的中立。因此,企業重視AI生成內容需要保持平衡、中立且無爭議,以確保溝通資訊的可信度與品牌形象的一致。」
生成式引擎優化的興起
OAC聯盟將生成式引擎優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GEO)定位為傳播領域的下一個前沿。品牌要在AI主導的資訊索引時代脫穎而出,必須能融合了AI、資料分析與敘事藝術以打造能夠動態調整、個人化的受眾體驗。而企業藉由AI推動創新的同時,亦必須重視治理(Governance)、倫理(Ethics)與監督(Oversight),才能建立並維護對品牌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