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手臂變身『卜派』?!竟是異常蛋白沉積導致 醫警告:若伴隨心臟衰竭、手麻恐是致命疾病ATTR-CM

ATTR是一種罕見的類澱粉蛋白沉積症,因為變異蛋白沉積在不同器官而導致病變[2]。由於病患多是50、60歲以上族群1,在過去缺乏有效治療的情況下,從原本健康的狀態,逐步演變至需要仰賴輪椅,甚至要臥床,最後造成多器官衰竭的情形1,應掌握關鍵警訊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減少病患生命健康威脅。

主文:

ATTR-CM(transthyretin amyloid cardiomyopathy,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樣心肌病變) 是一種罕見且致命的類澱粉蛋白沉積症,因為變異的蛋白無法正常分解2,導致沉積在不同器官1,造成多種徵象和症狀。臺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林彥宏主治醫師表示,ATTR-CM常以心衰竭的形式表現,由於過往對ATTR-CM研究較有限,且年長者常伴隨喘、胸悶等情形,因此很容易被忽略,造成診斷困難而延誤就醫。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郭泠主治醫師也說明,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如果沉積在神經系統,患者會出現麻、痛等類似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若沉積在心臟系統,則造成心肌病變,表現出胸悶、喘、心律不整等情形;在腸胃道,可能導致腹瀉、便秘等;而在眼睛,有可能發生青光眼等問題。由於ATTR侵犯多種器官而造成症狀廣泛,患者經常需要輾轉多個科別就診,導致確診過程變得複雜而困難。

ATTR-CM確診警訊一次看!症狀不典型導致診斷困難

ATTR-CM分為野生型與遺傳型,郭泠醫師說明,台灣診斷出遺傳型居多,A97S是較常見的基因突變型,男性好發年齡是55歲,女性是65歲,若父母有該疾病,子女就有一半的遺傳機率;至於野生型則代表檢驗沒有已知的類澱粉沉著症基因變異,國外類似診斷平均年紀約在75歲以上。

不過隨著醫學科技進步與臨床經驗的累積,林彥宏醫師提到,透過觀察ATTR-CM幾個典型臨床表現,醫生能更早察覺此疾病。例如,患者的心肌肥厚是類澱粉蛋白沉積所致、出現心衰竭症狀卻伴隨低血壓、或是用了心衰竭標準治療用藥卻沒有預期效果等都是潛在警訊。臨床也發現部分類澱粉蛋白沉積症的族群中會伴隨心肌肥厚、房室阻斷需要放心律調節器的情形,如果又有上肢或下肢無力、麻的周邊神經病變症狀,很大機率就是ATTR-CM,醫師可再透過核子醫學造影檢查進一步確認診斷。

郭泠醫師分享,以往榮總臨床經驗顯示,不少患者一開始都是神經系統病變來求診,檢查出類澱粉蛋白神經病變,後來併有喘或腳腫轉到心臟科才檢查出合併有類澱粉蛋白心肌病變,也有患者因為不斷腹瀉就診腸胃科,最終透過切片檢查才確診為ATTR。根據2018年統計,台灣家族性ATTR-CM病患大約119名[6],這幾年估計增長至將近250名,但實際患者數應該還是被低估,顯示ATTR-CM臨床診斷的挑戰性。

郭泠醫師指出,以台灣55歲以上的族群來說,若出現神經學病變並伴隨心臟症狀如胸悶、喘、腳腫、心肌肥厚且血壓不高反低等,卻沒有相關疾病史,應透過進一步磁振造影檢查及核子醫學影像檢查。若在心臟部位發現特殊的心肌疤痕組織及焦磷酸鹽(PYP)心肌異常顯影,幾乎可確診為ATTR-CM。

醫療技術進步助患者穩定變異蛋白生成,醫籲及早發現治療最重要

郭泠醫師分享,一位91歲心衰竭病患,過去一直很健康,後來因為腳腫、呼吸喘就醫,經檢查發現心電圖有低電位等異常變化,但超音波顯示心肌肥厚,伴隨喘和低血壓症狀,但並未發現腎功能異常問題,後來做心臟磁振照影與核子醫學檢查及心肌切片後,確診為ATTR-CM。

郭泠醫師補充,這位病患的類澱粉蛋白沉積部位相當特殊,沉積在手臂肌肉,造成肌腱斷裂形成明顯突起,因此兩隻手臂二頭肌腫脹像卡通角色「卜派」,進一步基因檢測無突變而確診為野生型ATTR-CM。

過去針對ATTR-CM患者主要採取支持性治療,林彥宏醫師表示,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目前已有能抑制不穩定變異蛋白生成及讓變異蛋白穩定的療法,而其他不同作用機轉的藥品也正在研究發展當中,相信未來病患的治療利器也會更多。郭泠醫師也補充,即便有特異性治療方法,還是會搭配其他整合性治療來幫助病患的疾病控制更穩定。

林彥宏醫師呼籲,遺傳型ATTR-CM除了影響病患本身,家人也會有罹患風險,因此鼓勵家人最好一起篩檢,有時病患礙於面子問題或擔心遺傳給子女而不提及病情,甚至自己也逃避就醫,反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他表示,遺傳性疾病並非絕症,隨著新藥發展,若能及早就醫、診斷並盡速治療,就能將病情威脅降低,透過篩檢找出適合的治療方法與藥物,才是最好的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