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娛樂專欄時尚熱門追劇電影音樂

立陶宛國家藝術與文化獎得主「朱利歐尼斯絃樂四重奏」2/21首次來臺演出

(朱利歐尼斯絃樂四重奏(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WoWoNews】立陶宛,這個充滿魅力的波羅的海國家,正逐漸成為全球旅遊愛好者的新興目的地。如今,無需出國,便能近距離感受立陶宛音樂的獨特魅力。曾獲立陶宛國家藝術與文化獎「朱利歐尼斯絃樂四重奏」,將在本週五(2月21日)首度來臺,當晚7點半於臺北松菸誠品表演廳演出。除了帶來海頓的經典古典曲目外,也將演出三位近代立陶宛作曲家作品:拉傑納斯、朱利歐尼斯、瑙雅利斯,以及當代義大利大提琴家索利瑪的作品,為台灣的音樂愛好者帶來一場別具風情的音樂盛宴。節目詳情請洽OPENTIX售票系統或台北愛樂官方網站查詢。

成立於1968年的立陶宛「朱利歐尼斯絃樂四重奏」(Čiurlionis Quartet),以精湛的技術、細膩的音樂詮釋與創新的曲目策劃享譽國際,演出曲目涵蓋古典、浪漫、二十世紀及二十一世紀作品,並致力於推廣立陶宛音樂,首演許多當代立陶宛作曲家的作品,更是首批獲得立陶宛國家藝術與文化獎(Lithuanian National Arts and Culture Prize)最高榮譽的音樂團體之一。該團曾於倫敦皇家音樂廳演出後,獲英國古典音樂雜誌「Musical Opinion」讚譽道:「這場演奏提醒倫敦樂迷,真正的四重奏演奏應該是什麼樣子。」之外,除了四重奏演出,團員亦經常以獨奏家身份,與不同音樂團體及創意計畫進行合作,為聽眾帶來多元的音樂體驗。

( 朱利歐尼斯絃樂四重奏(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本次訪台,除了帶來海頓的經典古典曲目外,也將介紹三位近代立陶宛作曲家拉傑納斯 (Faustas Latėnas 1956~2020)、朱利歐尼斯(M. K. Čiurlionis1875~1911)與瑙雅利斯 (Juozas Naujalis 1869~1934)的作品。拉傑納斯曾為200部戲劇和偶劇創作了配樂,他的音樂充滿戲劇性,第二號絃樂四重奏標題為《懷念》,為作曲家獻給從立陶宛移民好朋友之愛的回憶,作曲家藉此用來回憶親近的人以及去世的人,單樂章作品中融入了悲喜的樂段。今年適逢朱利歐尼斯誕辰150週年,而《C小調絃樂四重奏》是他僅存的一部絃樂四重奏作品,也是其音樂創作中的珍貴遺產之一;朱利歐尼斯對傳統的浪漫派音樂語言進行了探索,同時也融入了一些個人的創新想法,這部作品展現了他對室內樂的掌握以及他深刻的情感表達能力。而瑙雅利斯他被世人譽為立陶宛音樂祖先,悠揚易記的曲調在立陶宛民族意識發展時期傳遍了整個立陶宛。最後以當代義大利大提琴家索利瑪(Giovanni Sollima 1962~)的作品中畫下終曲。深受美國低限主義樂風影響的他,音樂非常具有投合現代樂迷喜愛的旋律感和反覆特性,但索利瑪結合了更多的元素在他的作品中,包括搖滾和民俗音樂的元素,都讓其創作繽紛多彩。

朱利歐尼斯絃樂四重奏首次訪臺,整場的選曲不但有意思,更有脈絡可追尋,音樂將不再只是音樂,而是接軌世界的橋樑。臺北場演出後隔日2月22日下午2點半,團隊將在雲林聲泊廳進行演出交流,除了上述曲目外,也將演出皮亞佐拉《歌與賦格》、《查多爾》作品,歡迎喜愛近代立陶宛音樂作品的樂迷朋友共襄盛舉,享受音樂與周末交織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