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最新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全球加密貨幣竊盜金額已突破21.7億美元,不僅超過2024全年的18.7億美元,全年總額更可能逼近40億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分析指出,駭客鎖定交易平台、甚至對個人錢包展開實體綁架暴力攻擊,已成為加密貨幣產業的重大風險。
根據報告顯示,截至目前,被竊數位資產總價值已達28億美元,逼近2024全年的34億美元;其中單一最大宗為2月發生在杜拜交易所Bybit的駭客入侵案,損失高達15億美元。此案被指與北韓駭客集團有關,是有史以來金額最高的加密竊案。
根據《CNBC》報導分析,近年除了平台資安危機外,針對個人用戶的暴力綁架也明顯升溫。Chainalysis表示,今年已有超過23%的失竊金額來自個人錢包,駭客甚至採用綁架、肢體威脅等方式,強迫受害人交出存取權限。
今年1月,法國知名加密錢包公司Ledger聯合創辦人David Balland與妻子在自宅遭綁架,歹徒甚至割斷其手指並傳送影片給合夥人勒索贖金。5月則有另一名加密創業家父親在光天化日下被4名蒙面人綁走,歹徒同樣以斷指威脅,所幸警方後續將人救出。
事實上,隨著比特幣等主流加密資產價格反彈、用戶規模擴大,駭客攻擊機會自然上升。Chainalysis資安研究主管Eric Jardine指出,「服務擴張意味更多目標,價格上漲則增加單次盜取的價值,即使事件總數相對穩定,總損失金額也會暴增」。
Jardine強調,近年平台資安防護提升,駭客開始轉向「高風險、高報酬」的個人攻擊路線;尤其部分加密網紅在社群媒體公開展示奢華生活,更容易成為鎖定目標。Jardine提醒:「這些案件不該責怪受害者,但高調炫富的確可能引來不法之徒覬覦」。
報告也指出,美國近期推動穩定幣監管法案,及大型投資人如Peter Thiel投資乙太坊新創、輝達尋求對中銷售解禁等議題,為加密市場帶來波動與政策變數。面對資安威脅升溫,投資人除了關注幣價漲跌,更應重視錢包安全與個人隱私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