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最新公布一項聚焦AI產業發展的「行動藍圖」,力圖在全球AI競局中鞏固美國主導地位,主軸涵蓋:「加速創新」、「打造國內基礎建設」與「反制中國科技擴張」,加強對內優化研發環境、對外施壓盟國選邊站,展現濃厚的經濟與地緣政治戰略。川普甚至表明,「美國是AI競賽的發起人,身為美國總統,今天在此宣佈,美國將贏得這場競賽」。
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當前在AI晶片與大型語言模型領域占據領先地位,輝達、OpenAI與Anthropic等美國企業決策正主導全球供應鏈。最新AI計劃包含約90項建議,呼籲將AI軟體、硬體出口到海外,並加速突破限制性過強、阻礙發展的各州法律。
川普此舉被視為回應拜登政府過去推動「AI擴散規則(AI Diffusion Rule)」所引發的業界反彈,該規則主張對高階AI模型進行國際共享與責任監管,形同築起「高牆」,當時遭批此舉將削弱美國在AI領域的戰略優勢。
第一支柱:解除限制、鼓勵創新、推升開源
川普「加速AI創新」政策核心,在於減少繁複審查與監管障礙,強化投資誘因。川普主張重組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與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等部門職能,以配合民間資金流向AI產業。此外,他鼓勵以開源模型推動AI標準建構,並為新創團隊提供算力資源,對抗來自中國開源社群的挑戰。
針對美國本土製造產業,川普計畫運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CHIPS研發資金與《國防生產法》加碼補助,涵蓋領域包括機器人、自主系統與軍用應用,藉此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英特爾、Micron等美系企業預料將成為主要受惠者。
第二支柱:重建AI基礎建設、優化能源網絡
在AI運算需求迅速擴增下,川普提案強化美國國內資料中心與AI運算叢集的基礎建設,同時主張鬆綁《潔淨空氣法》與《潔淨水法》中的環評條件,加速資料中心建設流程。能源方面,川普計畫避免提早退役現有電廠、優化電網管理技術,並提出穩定電力供應的長期策略。
在半導體布局方面,商務部CHIPS計畫辦公室將加強對台積電、美光、英特爾等企業於美國設廠進度的評估,並依據投資成效提供進一步補助,深化AI晶片自主化。
第三支柱:AI外交戰略與防堵中國技術擴張
在「AI外交」方面,川普擬推出「AI出口計畫」,要求外國企業若使用美國晶片,必須搭配完整美系軟硬體技術棧,防堵中資滲透。同時,將透過多邊組織強化民主陣營在AI標準制定的主導權,以遏止中國「數位威權」模式擴散。
此外,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擴大監控高風險地區的AI運算設備流向,並強化終端用戶驗證與地理位置追蹤功能,防堵透過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轉口漏洞輸出技術至受限國家。
此計畫公布之際,中國AI研究機構也建議當地企業應「續用輝達晶片」,顯示即便中國政策力推AI國產化,在商業實效上仍對美系技術依賴度高。報導進一步指出,相較於拜登政府主張開放與監管並行,川普的「強勢AI主權」政策,對美國國防、科技與能源產業具有實質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