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週二接受《CNBC》節目專訪時表示,最快將於下週公布一項針對「半導體與晶片」的全新關稅政策,同時強調「我們希望這些產品是在美國製造」,顯示其貿易保護主義的立場異常堅定,且箭靶直指全球科技供應鏈的核心。
川普並未透露詳細措施內容,但外界普遍解讀,半導體新關稅方案可能將進一步鎖定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及與其合作緊密的蘋果(Apple)、輝達(Nvidia)、高通(Qualcomm)與超微(AMD)等美國科技大廠。根據半導體產業統計,全球先進晶片超過九成由台積電生產,若新關稅延伸至伺服器或AI晶片成品,將使全球供應鏈與企業成本結構面臨再一次洗牌。
川普更在專訪中透露:「我們有全世界最大的(企業),你知道的來自台灣,將在亞利桑那投資3000億美元,興建全球最大的晶片與半導體廠。」與此同時,川普近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針對多國進口商品課徵新關稅,其中台灣輸美商品自本週起將面臨20%關稅,雖較4月初喊出的32%略為下修,但仍使國內電子業者壓力山大。
近年來,隨AI技術全面滲透車用、軍工、手機、伺服器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對高階晶片需求激增。美國「自製晶片」能力成為川普最大標的,儘管包括英特爾(Intel)與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均加速建廠進度,但業界普遍認為,短期全球市場仍需高度依賴台灣供應鏈。
關稅戰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事實上,根據多家民調追蹤顯示,川普近期在選民間的總體支持度略有下滑,但其關稅政策仍獲得部分製造業選民青睞。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在這次專訪中指出,針對進口藥品的關稅可能最終調升至250%,遠高於先前預告的200%,並強調美國應擁有完整的「製造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