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美中關稅協議倒數計時 多重敏感議題觸動市場神經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美中的關稅休戰協議進入倒數關鍵時刻,但雙方高層迄今尚未宣布延長。北京在7月斯德哥爾摩會談後曾釋出樂觀訊號,稱雙方將爭取延長90天,但美方已將決定權交由美國總統川普,由於目前白宮尚未正式表態,引發市場擔憂兩國緊張局勢是否再度被點燃。

《CNBC》報導分析,美中今年5月在日內瓦展開貿易談判時,同意延長90天的休戰協議,同時將4月高達145%的關稅降至現行水準,並暫停多項懲罰措施,貿易戰休兵大限將於8月12日到期。依現行制度,中國對美輸出的商品須繳納與芬太尼流入相關的20%關稅、10%基準關稅,以及25%特定貨品關稅;美國出口中國的商品平均關稅則達32.6%。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近日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表示,「中國正在面臨大豆短缺,而美國偉大農民們產出的大豆大豐收,希望中國盡快將對美國的大豆訂單增至4倍,這也是可以大幅減少對美貿易逆差的方式。我們將提供快速服務,謝謝習近平主席!」

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發文向習近平喊話,希望中國增加採購美國大豆。圖/翻攝自Truth Social川普帳號

儘管美中暫時休兵,雙邊貿易仍受波及。中國7月對美出口連續第四個月下滑,年減21.7%;今年1至7月對美進口亦減少10.3%。市場分析指出,若美中達成新協議,可能涉及中國增加採購美國能源、農產品及(若獲准)半導體與製造設備,並可能重啟「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模式,甚至提高採購目標。

除了關稅議題,美中雙方互相制約的手段還包括:半導體出口管制、稀土出口及俄油進口議題等,均是這次談判焦點。近期,美國允許輝達(Nvidia)恢復向中國出口H20晶片,並傳出輝達與超微(AMD)同意繳交中國銷售收入15%給美國政府以換取出口許可。業內人士示警,這形同將貿易政策貨幣化,恐開「危險先例」。

稀土方面,北京6月放寬對美出口限制,當月全球稀土出口量創2012年1月以來新高,對美國稀土磁體出口更較前月暴增逾7倍。另一方面,印度因購買俄羅斯原油、遭美國將其關稅加倍至50%,川普甚至暗示,中國可能因為相同原因成為下一個加徵對象。

專家普遍預期,川習高峰會未來數月有望在北京登場,一旦成真將有助雙邊關係在短期內趨向穩定;但在全球貿易關係與地緣政治持續擾動下,長期來看、美中關係仍可能朝「脫鉤」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