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紡織產業正迎來以「永續 × 科技 × 設計」為核心的質變時代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託紡拓會執行的「紡織品整合行銷與商機開發計畫」,將於今年10月15日舉辦年度焦點展演《成果匯演時尚秀》,以「重製未來:Recode 2050」為主題,邀集19 家代表性紡織業者與6個臺灣設計品牌,共同打造48套融合機能、風格與環保理念的服裝系列,從布料出發,描繪臺灣如何以產業優勢定義下一波全球時尚潮流。
本次展演亮點之一,是來自布料製造、加工、輔料到系統性整合的19家優質業者,他們代表臺灣紡織的多元面貌與升級潛力,透過與設計師的共同創作,讓機能與創意接軌,將原本隱身於服裝背後的「布」推向設計舞臺最前線。
從永續系統整合到品牌佈局,加值型企業轉譯材料新語言
本年度參與展演的業者,如力鵬企業與旭寬企業長期投入機能性與環保材質的全面整合,力鵬旗下的ReEcoya®原液染色纖維與NylonPlus®回收尼龍,以及CRZ零廢料封閉式循環系統,展現其對淨零生產的積極實踐;旭寬則以高品質針織布結合差異化設計支援品牌轉型。 莎美娜實業在智慧紡織與創新布料領域深耕多年,為智慧服裝開啟應用場景;興采實業更整合SINGTEX®集團項下S.Café®等自有品牌,將環保與戶外時尚接軌,於國際市場建立明確辨識度。
中小企業深耕技術實力,以機能與永續兼顧創新價值
擁有高度研發彈性的中小企業同樣展現不容忽視的潛力。富宇紡織推出ECOlastic®聚酯纖維基底布料,由可回收聚酯與PTT複合彈性纖維組成,強化布料的循環彈性應用;豪紳纖維打破限制,推出AFC CIRCULAR TM系列,結合先進製程與回收紡織廢料,重新定義無塵服與擦拭布,重塑潔淨室產業的永續未來;大芳國際研發的iCOOL涼感紗,以環保鞘芯構造實現夏季降溫新材料;崇躍實業以SUNMOR® 2.0整合高防護抗紫外線布料與ECO-Friendly永續環保布料,展現兼顧防護力與永續理念的創新實力;和明紡織以100%可生物降解的BNS Bouncy Technology天然彈性布料與EZ Dye環保染色技術,實踐舒適與永續兼備的布料研發。
同樣專注功能與風格融合的,還包括佳紡國際與宏良國際。佳紡國際鎖定工作運動領域,提供全方位機能布料支援;宏良國際則以機能性馬衣、戶外狩獵裝與低碳製程技術,擴大功能布料在專業應用上的範疇。驊豐工業以Porlite® 2.0無毒、可回收的機能布料進軍永續機能時尚,惠喬興業則聚焦耐磨抗菌與人因舒適,為高活動量衣著提供多元解方。
以創新為驅動的廠商也正在改寫布料邊界。纖登企業以PureCycle搭載碳捕捉與利用技術(CCU),打造低碳貼合布方案,專為高機能與永續並重的品牌打造下一代戶外時尚用布。偉全實業以 Wi-eLastic New Pucker 系列,結合無 Spandex 的彈性聚酯紗與獨特皺褶肌理,打造具彈性與造型感的新布面語彙,提升設計表現的自由度。
從輔料到高階刺繡,後段加工鏈的時尚升級
後加工環節也反映出臺灣紡織的細節競爭力。大成刺繡專注於機能性與識別設計的精密結合,提供包含機能臂章、客製化名牌、成衣副料與夜光帽等多樣化產品,為服飾注入更多辨識度與創新應用可能;東紡興業以輕量三層高防水透濕布料與具高反射抗UV功能的miniR®系列布料,強化產品在極端氣候下的防護與舒適性,拓展戶外與專業應用場景。
野熊科技專精於PU塗佈、TPU發泡與塗層技術,提供高性能塗佈布料方案,滿足戶外、工業與機能時尚等多元市場對耐用性與機能性的高度需求;五綸織造致力於環保與功能並進,開發可降解、生質、海洋廢棄回收等多元永續材質,並融合瞬間涼感、吸排、抗菌與UV防護等機能特色,推進textile-to-textile閉鎖循環的綠色製程願景。
紡織產業與設計跨界共創,時尚秀預演2050時尚生活
這場由產業與設計跨界共創的《成果匯演時尚秀》,不僅是展現成果的舞臺,更是一場對2050年時尚生活的預演。透過6個設計師品牌CHOIR、GIOIA PAN、oqLiq、SPFLOE、UUIN與WEAVISM與19家紡織業者的創意對話,讓布料不再只是配角,而是穿越科技、美學與永續的主體語言。
今年10月15日,《成果匯演時尚秀》將以《重製未來:Recode 2050》為題,讓原本隱身於製造鏈背後的布料走向聚光燈下,成為設計語彙的核心起點。在這場融合永續思維、科技創新與風格探索的展演中,臺灣紡織產業不再只是支撐時尚的底層力量,而是引領未來生活風格的創新驅動者。這不只是秀場,更是一場來自臺灣布料對未來時尚的想像實驗與實踐宣言。
這篇文章 打造淨零時尚未來臺灣紡織以科技與美學站上國際舞臺 最早出現於 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