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STARTUP101企業參與新創特刊正式發布:企業三到五年的成長動能 要找出和新創合作的系統性方法、適度找外援

新創101主辦的《企業參與新創 上市櫃企業的創新成長曲線》專題特刊發布會,今早(29)於TTA舉辦。圖/STARTUP101提供

商傳媒|記者彭耀/台北報導

新創101主辦的《企業參與新創 上市櫃企業的創新成長曲線》專題特刊發布會,今早(29)於TTA(Taiwan Tech Arena)舉辦。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陳炳宇開場致詞時指出,讓企業和新創合作,也是近年國科會的推行方向,尤其AI技術興起後,變動速度更快,不得不變的是:企業不能再只吃老本、新創則需企業帶領,兩者合作可以創造新的合作樣態。而STARTUP101特刊的盤點則是重要參考。

長年觀察企業與新創合作案例的前台大創創執行長曾正忠則在對談中指出,當今企業參與新創最大痛點是沒有找到系統性的方法,且未投入足夠資源。他解釋,企業需從趨勢理解、找出執行策略開始,並投入資源、讓時間驗證。他也開玩笑說,這個策略不能是大老闆去打高爾夫,聽說有間AI新創不錯,回來就說要併購,而是要回歸企業「未來三到五年的成長動能」,可能要靠新技術、新產品及新服務。有些可能和現有產品線相關,有些則要往外探尋。

前台大創創執行長曾正忠指出,企業需要找出「未來三到五年的成長動能」從何而來,可能是從內部產品線,也可能要靠外部創新。圖/STARTUP101提供

曾正忠也說,他過往在跨國公司做顧問時,在創新上時常需與外部合作,尤其在前端找尋案源、過濾案源,通常都直接交由專業投資單位,「你要是去算你自己做會花上多少時間與人力,就會發現外包的投資報酬率是好的」而企業也能因此專注在後續和新創的合作執行與維持。

富果(群馥科技)共同創辦人邱翊雲也從老創角度分享了富果過往和玉山證券的合作。他說,富果一開始看到證券業數位轉型的市場契機,和玉山共同驗證數位券商的可能性。後來流量超乎想像,一度讓後台當機;累計至今,已逾12萬用戶。富果也因此開始和其他企業開啟各種合作。

富果(群馥科技)共同創辦人邱翊雲說,富果透過和玉山證券合作,更快驗證了市場可行性。圖/STARTUP101提供

華陽創投集團董事長王韋中則表示,這次做專題特刊的契機來自STARTUP101及看案平台DealFound的發現:企業在當代科技與市場高速變動的背景下,持續創新是維持競爭力的必要手段,且除了內部創新,還需更靈活彈性的外部創新來輔助成長、維持領先地位。而當中,和新創合作是其中一項企業成長的關鍵動能。

因此特刊盤點了近十年的數據與趨勢分析,也專訪四家上市櫃企業和新創互動的實務經驗,並梳理出現行企業參與新創實際存有的痛點與可行的相應對策,並進一步介紹因應企業外部創新需求而生的外援型服務,如「創投即服務」(Venture Capital as a Service, VCaaS)等。

此外,華陽創投集團營運合夥人、新創101執行長呂緗柔(Cami)也在會中更新ST50基金(新創一零一創業投資有限合夥)現況。她指出,ST50已啟動投資,目前已有好幾案進行中,接下來也將持續關注AI應用、ESG及新興材料等新創。除了投資,集團也將提供和海外投資人、家族辦公室及企業對接的機會,促成實質PoC和策略合作。

華陽創投集團營運合夥人、新創101執行長呂緗柔(Cami)也在會中指出ST50的基金已啟動投資,目前有好幾案正進行中。圖/STARTUP101提供

「也因此,除了推薦在追求外部創新或第二成長曲線的企業和正在尋找企業合作的新創,都可以來預約索取我們的特刊,也很歡迎大家來找華陽及新創101策略合作!」Cami 也補充,從創投角度,企業和新創若能共好、共創價值,能讓整體投資環境更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