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在我家》今日(9/5)開演,下午特別舉辦總彩排記者會。從右至左:顏嘉樂、姚坤君、吳定謙、吳念真、王琄、張晴。(攝影:張大魯、照片提供:綠光劇團))
【WoWoNews】最傷人的話常常就藏在最親近的人之間!綠光劇場《八月,在我家》於今日(9/5)起於國家戲劇院首登場,今下午舉行總彩排記者會 。《八月,在我家》把家直接搬上舞台,一座「兩層樓剖面房子」讓觀眾宛如潛入其中,窺視著家庭內部的隱密角落。尤其在觀眾席上,彷彿置身陽台,觀看隔壁鄰居上演一齣八點檔般的家庭戰爭,笑聲與沉重交錯之間,意外浮現出一種荒謬卻真實的黑色幽默。時而聚攏的 13 位演員,則同框於一場 「中式餐桌戲」,瞬間成為舞台上最強烈的視覺焦點。看似團圓的氛圍感,言語卻是犀利且傷人的刀鋒相對,瞬間成為舞台的視覺焦點。
(《八月,在我家》今日(9/5)開演,下午特別舉辦總彩排記者會。從右至左:吳定謙、吳念真。(攝影:張大魯、照片提供:綠光劇團))
導演吳定謙表示:「《八月,在我家》一直擺在我心中很重要的位置。歷經11年後,我對這齣戲有些哭點跟以前不大一樣,可能因為年歲增長,這次排練時,感受到演員們在塑造角色有一種「舉重若輕」的心境,無需張狂地呈現內在,更寫實呈現出一個家的真實樣貌。若沒有這十三位優秀的演員,這家人也是不可能完美重現的。」
(照片:綠光劇團提供/當團圓飯帶來不是相聚的快樂,而是互相傷害的言語,有時候不如不聚)
吳定謙導演說:「雖然我在排練場裡「抱怨很多」,但其實我們大家氛圍是歡樂又互相信任的。也多虧了每個演員都願意嘗試與調整,讓角色越來越鮮明。他並笑稱自己像「幼稚園園長」,因為他們都是一群不受控的演員,但都是很會演。舞台劇魅力就在於演員彼此的默契與現場感,最大挑戰在「對話的節奏」,因為那個節奏才能呈現出家庭的某些緊繃的關係,或者是某些疏離的情感,這真的是得靠他們才能完成,靠大家互相默契的培養,才能一起完成,這就是舞台劇現場演出的魅力。
(由左至右為演員 吳念真、王琄、Miyaw Sika洪淳晨(圖片提供:綠光劇團、攝影:張大魯))
在這齣戲中飾演母親的王琄,展現深厚演技底蘊,她表示:「其實我們11年前演過,現在再回來,心情比較輕鬆一點,但同時也不輕鬆,因為老了,體力不如從前,但狀態卻更對了。」她坦言,導演至今仍不斷給她筆記,要求她「不要那麼會跳舞」,要反抗音樂、呈現角色當下的真實掙扎,「所以我一直在調整、一直在學習。」
(照片:綠光劇團提供/演員王琄(右)與張丹瑋(左)詮釋藏有天大秘密的姊妹宮鬥)
談到角色本身,王琄直言這是一個「蠻可怕」的母親,「因為她一直在情緒勒索家裡所有的人。」然而,她試圖深入理解角色背後的情感動機:「其實情緒勒索背後,是一種討愛。」她強調:「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可惡之處必有可憐之處。」在她看來,一個家中錯綜複雜的關係,並非單一責任,而是所有人共同造成、共同承擔,彼此交織出的故事與業力。
(吳念真導演認為《八月,在我家》就是呈現「親情既是羈絆,也是壓力」,劇中對話都環繞在「愛與責任」與「自由與束縛」之間的拉扯。(圖片提供:綠光劇團、攝影:張大魯))
而這次以特別主演身分現身的吳念真,雖然只出現在第一幕的演出,但對於這齣戲吳念真仍有感地說道:「《八月,在我家》是一齣戲,卻更是一面犀利的透視鏡。不同的生命個體一旦有了「家人」的關係,以愛為名的巨大無比的壓力下,反而成為每個人的負擔。人們常說「家」是最堅固的堡壘,而在此同時,它也可能是難以逃離的牢房?」最後吳念真感性呼籲,這齣戲結束的時候其實才是這個家重新的開始,所以你會微笑走出劇場,但眼角可能淚水未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