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打造選擇權的人生: 雙碩士設計師翁采縈勉勵年輕世代,為未來的自己累積主動權

雙碩士設計師翁采縈勉勵年輕世代,為未來的自己累積主動權

商傳媒|記者黃振綱/台北報導

打造選擇權的人生:雙碩士設計師翁采縈勉勵年輕世代,為未來的自己累積主動權

過去,學生們對未來職涯的探索多半停留在想像;如今,透過新課綱的暑假作業,國中生們有機會在進入高中前,實際走進職場,與產業人士交流。這不僅是一份作業,更是為未來人生鋪墊的經歷。此次,我們跟隨一群國中生,走進川馳室內設計公司,採訪了負責人翁采縈(Sandy),聽她從多元背景出發,為年輕世代解惑。

川馳室內設計的負責人、擁有雙碩士學位的翁采縈(Sandy),接受了一批國中生的職業探查採訪。這位從大理石產業跨足室內設計,甚至經營燒肉餐廳的企業家分享:「如果三四十歲前沒有人生選擇權,或許與家境有關;但如果四十歲後仍沒有,那便是對自己不夠負責。」這段開場白,不僅點出了她的人生觀,也為她的斜槓人生做了註解。

40歲以後,人生要有選擇權嗎?

對於「選擇權」的思考,翁采縈解釋:年輕時可能受限於環境與資源,但隨著年齡增長,應逐漸培養專業能力與獨立思考,累積資本與視野,讓自己在40歲後能自由選擇生活與職涯。她強調,擁有選擇權並非追求表面風光,而是能對自己、對家庭負責,更能以穩定心態面對未來不確定性。 她回顧自己的經歷,選擇不侷限於家族企業,而是毅然北上闖出一片天。她指出,創業不僅要有專業技術,更要具備財務知識與業務執行力,才能真正掌握人生主動權。

談及室內設計行業,翁采縈表示,最大的挑戰並非技術,而是人際關係。她將設計師比喻為「心理治療師」,必須透過專業與真誠的溝通,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才能在專業與情感間搭建橋樑。而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看到設計圖紙上的想像,在完工那一刻成真,「尤其當電燈點亮時,就有滿滿的成就感。」

面對事業與家庭的平衡,翁采縈坦言,設計師需投入大量時間,因此犧牲與家人相處在所難免。但為了讓團隊能兼顧家庭,川馳設計的大廳時常能看到「可愛的孩子們」,盡可能讓事業與家庭交融,展現人性化管理哲學。

國中生職場初探新視角-川馳室內設計師

AI 發展對室內設計產業,會有什麼影響?

隨著科技發展,AI逐漸滲透設計領域。翁采縈認為,AI能加速繪圖與客戶決策,但終究只是輔助。「AI難以取代設計師,施工前仍需精準丈量,而美感、溝通與理解需求,是AI無法做到的。」她強調,設計核心價值不會消失,唯一不變的是對安全法規的堅守,而風格則會隨時代演進。

對於未來想從事設計的學子,翁采縈給予三點建議:第一,要培養美感,多觀察、多閱讀;第二,要學會溝通,成為客戶家庭的橋梁;第三,要具備業務能力,懂得展現自身價值。她再次強調:「最重要的,是要真誠待人,努力學習,不斷進步。」 這趟短暫的職業探索,不僅讓國中生對室內設計有更深層了解,也透過翁采縈的分享,體會到無論選擇什麼職業,唯有學習、溝通、責任感與真誠,才能打造理想人生。

川馳室內設計:https://tuoying-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