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美中貿易代表馬德里首日談判落幕 聚焦TikTok與俄油爭議

圖/AI示意圖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CNBC》報導,美中官員於14日在馬德里結束首日會談,雙方耗時約六小時,聚焦經貿摩擦、TikTok美國業務剝離期限,以及美國要求盟國對中國因進口俄羅斯石油課徵關稅等議題進行談判。

雙方代表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商務部副部長兼談判代表李成剛出席交涉,這是川普總統任內四個月內第四度舉行的歐洲場次談判。

雙方上回於七月斯德哥爾摩達成「90天貿易休戰」共識,美國暫緩部分加徵稅率,中國恢復稀土出口,川普已批准將現行對中關稅維持在平均約55%,期限延至11月10日。

外界普遍預期,馬德里談判不會出現重大突破,最可能的結果是再度延長TikTok美國業務出售期限(原定9月17日為最終期限),若未出售將面臨美國下架封禁,但知情人士指稱此期限極可能再度展延。值得注意的是,這是TikTok首度被納入官方議程,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林奇(William Reinsch)認為,川普政府更大目標在於為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後續會面鋪路。

前美國副貿易代表、現任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真正具體成果或將留待10月底在首爾APEC高峰會登場的川習會,屆時包括TikTok最終解決方案、美國大豆出口恢復,以及美方對中國商品及芬太尼相關懲罰性關稅等議題將浮上檯面。

但卡特勒強調,中國不急於達成協議,除非能換取美國在出口管制與降稅上的重大讓步;美方同樣不願輕易妥協,談判進展恐延續數年。

除雙邊議題外,美方再度施壓中國與印度,要求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貝森特呼籲七大工業國(G7)盟友,對相關國家商品加徵「具實質意義的關稅」,以切斷俄羅斯戰爭收入來源。

目前美國已對印度商品額外加徵25%關稅,但尚未將此措施擴及中國。北京則指責美國「濫用出口管制」,並將此列入馬德里會談的核心項目。

會談將於15日(週一)上午8至10點(當地時間)續行,雙方預計下午舉行記者會。觀察人士認為,馬德里會談更像是雙方試探底線,真正的重大突破恐需等到川習會才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