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彭耀/台北報導
在快速變動與高壓的社會環境中,民眾對「身心療癒」的需求日益增加。中華民國普輝綠色共好發展協會近日宣布,全新公益導向平台 「綠照得來速」 正式啟動試營運。平台結合自然療癒與社會照顧,提供綠照師與需求單位的快速媒合服務,期望讓「療癒」真正走入校園、長照、社區與社福現場,成為每個人都能觸手可及的支持力量。
社會需求與專業落差並存
近年來,國際研究陸續指出,園療活動、林園療癒、藝術陪伴等輔助治療,能有效提升情緒穩定與生活品質。然而在台灣,許多學校、長照中心及社區單位增加,綠色處方箋雖有高度需求,卻因缺乏管道與師資資源而裹足不前。同時,受過專業訓練的綠照師,也往往缺乏合適的舞台,專業能量難以發揮。
「綠照得來速」平台正是為解決這個結構性問題而生。普輝綠色共好發展協會指出,若能透過科技媒合,讓需求單位找到對應專長的綠照師,並透過信任制度逐步累積經驗,不僅能強化照顧能量,也能逐漸建立社會大眾對自然療癒的理解與接納。
綠照師:療癒的橋樑
「綠照師」一詞,泛指具備園藝治療、林園療癒、藝術手作、香草應用、心理陪伴等專業背景的人才。他們不僅是課程帶領者,更是陪伴的橋樑。
在長照機構,一場園藝課程能引導長者專注當下,減少焦躁與孤單;
在校園,自然探索活動有助於舒緩孩子的壓力與學習焦慮;
在社福據點,香草手作或藝術療癒課程,往往成為居民表達情感的出口。
協會強調:「療癒不是特權,而是每個人都應享有的權利。綠照師的角色,正是讓療癒進入日常生活的鑰匙。」
三大核心功能
平台試營運的主要設計,包含三大功能:
1.需求即時媒合:學校可找到專長兒童情緒支持的綠照師;長照機構可找到擅長高齡活動設計的專家;社福單位則能就近連結到在地綠色照顧師資。
2.專業把關與保障:每位綠照師皆須通過平台的資格確認;每場合作皆有三方紀錄,保障雙方權益。
3.信任與口碑累積:透過回饋系統,需求單位能分享實際體驗,讓師資專業逐步被看見並獲得更多合作機會。
回應被忽略的需求
許多日常裡隱形卻急迫的需求,正在等待被承接。
一位偏鄉國小老師表示:「孩子們很需要這樣的課程,但我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才。」
某護理之家則分享:「長輩常因孤單情緒低落,例行活動並不能改善,反而是一場綠照課程帶來了久違的笑容。」
這些真實案例凸顯了「綠照得來速」的社會價值:透過平台串連,讓資源流動不再受限於地域與資訊落差。
建立社會支持網絡
普輝綠色共好發展協會指出,「綠照得來速」不僅是一個媒合平台,更是一場逐步推進的社會運動。協會期望透過自然、植物、手作、香氣等療癒元素,陪伴人們找到情緒出口,強化社區韌性,並最終建立起一張以「療癒」為核心的社會支持網絡。
協會理事長郭甫鋒在啟動儀式中表示:「我們相信,綠意不只是環境的裝飾,而是療癒的力量來源。當更多綠照師走進現場,當更多單位打開大門迎接自然的力量,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健康、更有溫度。」
目前平台已同步開放如學校、長照機構、社福組織等需求單問題出合作申請,也歡迎備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者加入綠照師行列。
協會呼籲,這是一場「從土地出發、回到人心」的行動,需要更多人共同參與。隨著平台逐步推廣,未來將規劃進一步的師資培力、案例分享與社區合作,期望讓「綠照」成為社會共用的語言。
更多資訊詳見綠照得來速平台:https://gc-expres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