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彭耀/台北報導
在房價高漲、資金壓力沉重的年代,買房已不再只是金錢遊戲,而是一場資訊、心理與策略的角力戰。知名談判顧問「談判大叔」陳侯勳,憑藉累積超過千場、金額總計逾百億的實戰談判經驗,推出全新課程《房產剎價學》,30日於電影院舉辦首發分享會。現場不僅吸引逾三百人參與,更邀請到群景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總裁大律師蔡慧玲、前淡馬錫集團的高階主管,也是創投合夥人的《郝聲音》主持人郝旭烈同台對談。此外,知名主持人吳淡如也極力推薦《房產剎價學》,跨界專家齊聚,讓這門課程成為一場真正的知識饗宴。
巴菲特曾說:「當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當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然而,大多數人並不清楚何時該恐懼、何時該貪婪。談判大叔陳侯勳指出,「這正是談判的價值所在,《房產剎價學》要教的,就是在關鍵時刻,如何判斷並出手。」在資訊不對等的市場裡,多數買方一生只有一到兩次不動產交易經驗,往往被房仲話術牽著走,輕易讓渡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價差。談判大叔陳侯勳表示,「台灣人花很多時間研究理財,卻很少學習如何坐上談判桌。」談判力才是購屋族真正欠缺的底氣。陳侯勳在課程中強調:「買房賣房不是一場直線衝刺,而是懂得適時踩剎車的智慧。」
該次《房產剎價學》的電影院首發會,兩位重量級嘉賓的加入對談,使得座談會更加精彩。會中,總裁大律師蔡慧玲表示,「買房不是只有價格問題,真正的風險往往藏在契約裡。」她提醒,定金條款模糊、產權瑕疵、貸款斷頭,這些都是導致買方血本無歸的陷阱,這讓現場學員意識到,原來法律是守住成果的最後防線。《郝聲音》主持人郝旭烈則認為「投資不是看價格,而是看價值。」他以創投合夥人與投資專家的角度,指出房市應以「投資邏輯」來分析,而非單靠情緒。「買進不只是便宜,而是要能保值、能增值。」這讓學員理解到,投資視野才能決定長遠方向。
而作家吳淡如則透過影片表示,「聽說你這課程比法拍還便宜、比代銷更會賣,還能零存款上車,聽起來像詐騙集團嘛!」為此,現場笑聲不斷。但她隨即補充:「真正吸引我的,是這堂課敢把談判這件事講白,因為很多人一輩子買一次房,卻完全沒受過專業訓練。」她的觀點道出了大眾心聲,也讓課程更具話題性。
在分享會中,談判大叔陳侯勳舉例某次台北中古屋談判,原屋主堅持高價,甚至有人出更高報價。但透過談判節奏與心理引導,他逐步降低對方的心理預期,最終成交價低於實價登錄兩成。屋主成交後仍心甘情願握手致謝,認為是「雙方都能接受的好結果」。除此之外,他也分享三個關鍵技巧:一、沉默是武器:「最重要的資訊,常常在你閉嘴之後出現。」二、避免過早出價:「讓對方先開口,才有主導權。」三、談判不是說服,而是引導:「高手不是說服對方,而是讓對方自己說服自己。」
過去,談判力被視為企業高管的專屬技能;如今,隨著房價與人生重大交易金額不斷攀升,它正快速成為人人必備的生活能力。《房產剎價學》將談判力、法律風控與投資邏輯融合,成為跨界整合的「新藍海知識服務」。陳侯勳總結道:「價格決定你能不能買進,法律決定你能不能守住,投資決定你能不能走得遠。」這不僅是一場課程,更是一場為期二十年的財務自由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