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來菲律賓考察一周,預計購買三公頃的工業用地;在呂宋南北看了四、五塊工業地,並經過兩天的沉思決策,立即做下決定打電話給地主。沒想到電話另外一頭,地主無奈表示:「不好意思!雖然您出的價格比較好,但剛剛客人已經付訂,沒辦法賣你了。」陳先生連打了三通電話都得到一樣的答案。只好退而求其次,直接手捧著現金趕到第四順位選擇地主那裡。「金害!沒趕緊買再慢就沒有了!」
這段插曲反映出近年菲律賓工業地的搶手程度。隨著各國製造業加速「中國+1」佈局,菲律賓成為繼越南之後的新熱門設廠國。
人口紅利與產業優勢
菲律賓擁有約1.16億人口,年齡中位數僅25歲,是東協最年輕的勞動力市場。英語普及率高,與歐美企業溝通無障礙。大馬尼拉(NCR)非農業最低日薪折合約 NT$381/日(2025年7月調整)。世界銀行指出,菲律賓近五年GDP平均年成長率約6%,為東南亞表現最亮眼的經濟體之一。政府推動的「Build Better More」基礎建設計畫持續強化道路、港口與電力供應,為外商設廠提供穩定環境。
成本與政策優勢
相較越南與泰國的快速漲價,菲律賓仍具成本競爭力。以八打雁省LIMA經濟園區為例,工業用地每平方公尺約新台幣4,600元,僅越南主要園區的一半。同時,菲律賓經濟區管理局(PEZA)與投資署(BOI)提供外資多項優惠,包括所得稅減免、關稅豁免及100%外資持股許可,企業可透過單一窗口快速取得設廠許可。
國際與台商投資動態
目前,多家國際科技與電子大廠已在菲律賓設廠或擴建基地。EPSON、INTEL、三星、緯創、日月光、中磊電子、岳豐電子、建準電機、亞洲光學等等皆已進駐。電子與精密製造正成為台商主力投入領域。呂宋島南北兩端的工業區發展最為成熟,LIMA、FPIP與Cavite等園區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隨著南呂宋高速公路的啟用,物流效率顯著提升。
廠房發包模式的關鍵選擇
在菲律賓,基礎建設正快速發展,無論是道路、橋梁、水利或建築專案,招標制度都是確保資金合理運用與工程品質的核心機制。雖然法律規定了標準程序,但實務上仍面臨不少挑戰。尤其在公平比價方面,若缺乏一致性的設計圖與工程數量清單,將難以達成真正的競爭與透明,甚至出現「用大砲比雞腿」的荒謬現象。其常見方式如下:
1.EPC 模式:設計、採購、施工由單一承包商負責,雖然快速,但業主對設計與成本掌握度有限,變更與追加風險較高。
2.設計先行再招標(Design-Bid-Build;DBB)模式:設計公司需依照業主需求,提供完整、合理且技術可行的設計圖與規範,並據此編製詳細的工程數量清單。這些資料不僅是工程執行的基礎,更是招標過程中評估價格與工法的依據。業界普遍認為,台商在陌生市場環境下,更適合以 DBB模式降低風險。
在菲律賓比較知名的工廠設計單位
1.DREDC 大唐建築
服務布局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擅長建廠搶速落地服務與節能工廠。能提供從設計到監理的一站式服務。平均設計時間僅21天,整體建廠期約420天。知名案例有宏全國際、岳豐電子、AICE艾雪、TDK、中磊電子、大田鞋業、建準電機等等。
2. Palafox Associates
由建築師FELIO JUNE A PALAFOX JR領導。曾被列入世界建築雜誌《World’s Top 500 Architectural Firms》,以城市規劃與大型開發著稱。適合需要園區整體布局與基礎設施規劃的投資案。知名作品有宿霧IT PARK、FPIP工業園區、阿布達比都市規劃案等。
http://wwww.palafoxassociates.com
3. Visionarch
擁有150名設計師團隊,具備跨領域設計能力。最典型案例為ONE AYALA高達390,000平方公尺的設計案,整合MRT車站與商用建築。專注永續設計與ESG要求,適合高附加價值製造業與國際品牌供應鏈。
在外資湧入與產業轉移的雙重推力下,菲律賓工業地的投資價值正加速提升。現在布局菲律賓工業地,就像十多年前在越南、泰國買工業園土地一樣政策剛鬆綁、價格尚未飆升、外資潮正在起步,正處於黃金卡位期。愈早進場,未來轉手或自用的空間愈大。
這篇文章 台瘋搶菲國工業地 地價漲幅勝過黃金 最早出現於 火報。